“校长,您别看小林同学年纪不大,但在语言方面有很出色的天赋,在整个圣约翰大学都是一等一。”平海澜盛赞道。

    “小林?”李谕问道,“同学,你叫什么?”

    “我叫林语堂。”学生回答。

    原来是你。

    李谕说:“感谢林同学在维持学业的同时,抽身做这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林语堂今年刚刚17岁,继续说:“我学洋文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头,要是能够有本合格的字典,不知道省多少事。其实我早就想坐,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李谕笑道:“我会把这件事当做社会活动,给圣约翰大学校长写信赞誉,为伱提供应得的学分。”

    林语堂高兴道:“要是还能帮助出国留学就更好了。”

    平海澜也乐了:“你心里的小算盘还不少。”

    李谕说:“想编明白字典不是容易事,尤其涉及一些专业的科学词汇时,难度会陡升。遇到这种问题,你可以直接给我写信,同时请教学校的外籍教师。”

    林语堂对自己的语言天赋非常自负:“洋人的文字就是这么几个字母组合而已,能有什么难的。”

    李谕说:“难的不是语言本身。”

    林语堂一点就透:“我知道,您肯定是想说字母乱组的词汇代表的科学意义我无法解释。”

    李谕说:“是这个意思。”

    林语堂说:“校长放心,我不傻,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不会憋在肚子里。”

    李谕说:“如此我便放心了。”

    又过了两天,李谕便准备动身返回京城。

    一同坐火车的还有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鲁迅等人。

    <divclass="contentadv">蔡元培他们有任务在身,要去迎接袁世凯南下。

    李谕作为穿越者,知道这个目的不可能达到,但此后蔡元培又作为教育部长留在了北京。

    蔡元培说:“得悉疏才办了大学,未能前去庆贺,实在对不住,这段时间确实脱不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