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335|h:300|a:c|u:http://file2./chapters/201211/27/2503560634896543116927104909675.jpg]]]

    所谓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从各种资料都可看出,家纹的历史就是纹章的历史。家纹在日本始于平安时代中期,它问世的具体年代,在日本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保元、平治年间(1156-1159);一说是在源赖朝(1182-1204)初年。不论哪种说法,纹章都是先在公卿贵族生活中问世。

    家纹起源

    当时诗歌音乐等艺术流行,公卿贵族经常外出参加社交活动,多乘牛车前往,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难于辨认彼我之辇,有人便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上金丝图案,它就是家纹的起源。

    随着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家纹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家族在织布时索性将家纹织于衣料上,这种家纹也称地纹。穿在身上不仅有了家族的标志,而且给服装增加美的色彩。这种做法流传至今。

    发展

    家纹刚刚问世之际,图案多采用较为吉祥的植物形态,如果那种植物本身是草药,能除妖避邪,又表示家景繁荣昌盛,便是人们喜欢的家纹图案的植物。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菊花。传说菊花可驱除邪恶,又庄重大方,被皇室所看中,定为家纹图案。一旦定为家纹,则世世代代沿用。

    平安时代后期,日本有资格任摄政职务的五门,人称五摄家——近卫、九条、二条、一条、鹰司,他们注重门第名阀,在宫中炫耀自己的权势,选择典雅秀丽的纹章,展现在正式场合或公众面前,客观上促进了纹章这一美学的发展。

    镰仓幕府成立后,政权由公卿贵族转向武士阶级。家纹是时代的产物,总是反映当时的政治。较之公卿贵族,武士的家纹欠优雅而重实用。因为内乱及战争,需要很快识别敌我,不只战旗、武器、马印、车蓬幕布有家纹,就连平日的衣服、用具上都有家纹。当时群雄割据,一军上下不熟识家纹就不能克敌制胜,由于时代的要求,初次出版发行了与家纹有关的书籍《见闻诸家纹》。

    到德川家康执政时,天下太平,战争时使用的家纹变得无用武之地。后来武士定了身份等级,因而在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上也有不同规定,在出勤换班、登城相会时,都需要了解家纹,为此发行了载有各大名家纹的《御纹尽》一书。由于较长一段和平生活,统治者生活变得奢侈,家纹出现装饰化并多样化,如伊达纹、加贺纹、鹿子纹、比翼纹、草体纹等。由于货币的流通,商业的发展,有钱的庶民百姓也喜欢异体异样的纹章。

    江户时代家纹最为盛行,就其题材而言,不仅植物,还有代表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海波浪、风花雪月。也有人类制造的船舶、车马辕轮、武器、弓箭。生活中的数字:一、二、三、万字、十字等也进入了纹章的题材。

    日本人虽颁布过带刀禁止令,但从未公布过家纹禁止令。所以当时不仅上层人物有家纹,就是一般商人、职工、农民都有家纹。

    关于家纹尚有很多美好的传说,如比翼纹,是两位恋人家纹的重叠,表示比翼双飞,祝贺永结良缘。在耐用物品上设法标上家纹成为当时的一大时髦。特别是在出嫁姑娘的嫁妆上标有家纹,如梳妆台、化妆品之类。

    家纹对人的行为可起约束的作用。身穿有家纹的衣服,使用有家纹的物品,不必通报姓名,他人便知何家之人。所以家族首领队所属臣民进行教育,出门后要注意维护家族的利益。如行为不端,则败坏整个家族的名誉。

    繁花似锦的家纹,给江户元禄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从而也说明元禄时代家纹盛行。

    白旗与赤旗武士家纹可以说是战争的产物。战争中,家纹是区别敌我的依据,战后用于战功的查验。当乱世结束的时候,家纹也随之失去了生命力。

    原来仅为公卿所有的家纹,经过源平合战的“白旗对赤旗”时代,在武士间迅速普及开来。镰仓时代以降,武士在战场上与敌人对决,都以旗印、家纹表示本军的所在。从南北朝、室町时代一直到群雄割据的战国,阵幕、旗指物、帜、马印上的家纹,是远距离区别敌我的惟一依据。

    源式与平式的不同旗帜,始见于《平治物语》待贤门战一条:

    “平家所用皆为赤旗,红光映日闪耀。源家则大旗俱白,风吹作响,蔚为壮观,甚鼓其士气。”其后,《平家物语》筑摩川合战一条记载:

    “本堂前亦是,率别军三百骑佩赤旗踏铃声而来。”(中略)“光盛话音一落立弃赤旗,佩上白旗。”源平两家,当时以白旗与红旗作为各自阵营的识别凭据。

    武家势力的对抗,在源平时代是单纯的,家纹还没有成为必要之物。在野无地的源氏使用白旗,平家使用赤旗,仅仅二色而已。上古以来,朝廷的军旗就是赤红色,所以平家取传统的赤旗作军旗;源氏方军势打白旗参战,大概是为了对抗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