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介个样子!”廖佳怡说完,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餐厅空地处,把吴朗刚才所讲述的所有要领,全部做了一遍。

    吴朗看得暗自点头,心道:这货真是个武学奇才,说一遍就会,可就是这性格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唉,人谁能没缺点呢?反正我又不娶她,爱咋咋地!

    “我做的对不?”廖佳怡坐回座位,揽着吴朗的臂弯,笑道。

    “对,全部都对,没一点毛病,天才啊你!”吴朗笑道。

    “来,姐和你走一个。”廖佳怡说完,端起大海碗,一碰吴朗的酒碗,仰头一饮而尽。

    “姐,你消停会行不?阿朗还没说完呢。”廖南星嘟囔道。

    “吴医生,请继续您的讲解,我弟弟等不及啦!”廖佳怡朝吴朗一挤眼道。

    吴朗喝完酒,笑道:“练拳重在悟拳,悟拳贵在找感觉,比方说,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习练者将领悟到的拳理,习练"上身"的体现,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因此,打拳时的内在感觉,反映了习拳者拳术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步入武术殿堂,获得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有了内在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炼拳的快乐中进步;缺少内在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不讨好。”

    “比如,要有"骨升肉降"的感觉,就是指习炼者骨架挺拔上撑的同时,松柔下坠的感觉,人属于地球生物,自然会受地球引力而下沉,人之所以能够站立,全靠骨骼向上的支撑,所以说"骨升肉降"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行运动的必然,然而在炼拳中是否能具有"骨升肉降"的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只有当你的身心真正放松下来后,才能体会这种感觉。”

    廖南星听得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忙道:“阿朗,你具体给我说说,好吗?”

    廖傲天和廖夫人,左氏兄弟,纷纷点头含笑不语。

    廖佳怡殷勤地给吴朗斟了一碗酒,双手端到他眼前,吴朗看了她一眼,接过酒碗,仰头一饮而尽,看着廖南星,笑道:“"骨升肉降"揭示了炼拳时骨与肉之间的关系,就是骨肉分离,"骨肉分离"是炼拳时骨升、肉降、关节松的感觉,如同脱骨扒鸡,只要将鸡骨架提起来一抖,鸡肉就会离骨脱落,拥有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肌肉没有紧裹在骨骼上,已经处于放松状态。”

    “的下沉标志着"松"

    ,骨架的挺拔标志着"刚",找到"骨升肉降"的感觉,就为开启炼拳"刚柔相济"的大门找到了金钥匙,在炼拳中,还要做到"三松三竖",松肩竖颈,松胯竖脊,松踝竖腿,借以使"骨升肉降"的感觉保持贯穿其中始终。”

    “还有自身重量的感觉,是指炼拳时我们觉得四肢如同负重,由于人生来就在地球引力下运动,以至对自身肢体的重量失去察觉,我们只有在体外荷重时,比方说,拎一桶水才会有负重感,如果你在炼拳时感觉到四肢的沉重,就说明你的身体真正放松了,放松的状态越好,肩、胯关节松开的程度越大,四肢的沉重感就会越大。”

    “这种沉重感是僵力去除、身心放松后肢体受重力作用的结果,所以有"由松入沉"的说法,可见"沉"是对"松"的验证,"地心为第三之主宰"、"足掌为第三之宾辅",强调顺应地心引力来"主宰"炼拳,即利用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来推动拳势进行。这句话突出了地心与脚掌的关系,沉从脚落,提从脚起,"沉"是顺应地心引力,"提"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

    “沉与提应趁着拳势的蓄发变化而转换,发势时为沉,脚掌植地生根,利于打击对手,用的是地球吸引力;蓄势时为提,身体轻盈灵活,便于动作转换,用的是地球的反作用力。这样,依靠身体的虚实变化透过脚掌来顺应地球的引力和反弹力,将地球的势能转化为炼拳的动力。所以能够善用自身重力和反弹力来行拳,找到身体"如水载舟行"的沉浮感,才算进了炼拳之门。”

    廖傲天和廖夫人,左氏兄弟,都是听得频频点头,笑而不语。

    “那还有吗?”廖南星问道。

    吴朗深深吸了一口,含笑道:“"脊柱行拳"是指以脊柱为主动、以手脚为从动的行拳方式。学拳是用手脚来打拳,使得是局部力和僵力,进而学会了以腰带脊,发挥腰部的枢纽作用,再随着功夫的加深,"腰"会逐渐成长:先是与胯成一体,以腰胯来带动手脚,接着脊柱上下伸展,形成一个连接百会和海底穴的身体中轴线,也称"中垂线",臂和腿好像牵挂在身体的中轴线上,行拳时四肢在中轴线的带动下运动,起于中轴线,终于中轴线。”

    “动手不动腰为僵手,迈步不用腰为死步,上肢要体会"以腰带臂"的感觉,下肢要体会"步随身换"的感觉,我们常说的"四块松,全身松",全身的放松关键在于肩胯的放松,在炼拳中脊柱有三种运动方式,上下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