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经挑了一根弹性适中的貂毛油画笔,蘸着颜色偏向深沉的暗色颜料,作为底图的勾线轮廓色。

    动笔前,

    他特别采用了只加添了很少的松节油的含有重金属的颜料来勾线。

    钴、锰、铅等等金属元素,常常被当作让颜料可以快速干燥的化学催干剂来使用。

    比如顾为经目前所使用的颜料,

    就是为了限时考试和现场美术竞赛所设计的速干型颜料,它几乎能达到遇风即干的效果。

    代价是略微牺牲画面的色泽,而且颜料毒性比较大。

    要是顾为经画入神了,敢效法古人王羲之蘸着颜料吃馒头,绝对得被送进医院洗胃去。

    好在,

    底图会在后期作画的过程中,会逐渐被更完整的颜料细节所填充淹没,像房子加上了屋顶,龙骨覆盖了层层甲板。

    最终,只会有很少的部分底图能展现在完成后的画作外表上,并不影响观感。

    因此稍稍的牺牲无所谓,越快干越好,自然没必要画完还要为了底图干燥,再专门等上两三天。

    画底图,

    说白了,就相当于用最快的时间,让创作者本人看出笔下画卷最终的成相效果。

    虽然观众欣赏最后画作的时候,看不到原始底图,

    可对于专业画家们来说,只要扫一眼一张画的底图,这张画最后完成的样子就已经能想象的七七八八了。

    底图是艺术品最终完成样貌的概略缩影,是它在画布上的原始投射。

    如果把创作一幅画的过程类比成一个小姑娘逐渐长大的过程。

    正所谓三岁看大、八岁看老。

    草稿相当于这幅画还在蹒跚学步时的模样,它根据设计的好坏不同,可以被称作是个“美人坯子”,还是只有“中庸之姿”,亦或者再惨一点的“面目可憎”。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