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区上学,环境很小,家家户户都认识,因为爸爸妈妈在一起上班。在一个社区里生活,有超市,有炒菜馆,活得很真空,也颇有几番趣味。
可能是那次零食事件,爸爸开始每天接送我上下学了。有一天,接送我放学的时候,听见有一群孩子在嘲笑小朋友穿衣土,爸爸以为我又被欺负了,赶紧过去看,结果发现竟然是爸爸好友的孩子。爸爸把那群孩子驱散了,带我们俩回家了,事后又委婉的告诉他的好友,有趣的是,这个小孩的爸爸竟然还是我们当地数一数二的有钱人,那个时候就是万元户。他父亲母亲一起做生意,疏忽了小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所以衣服常常穿不好看。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很多人分享的自己带的孩子,和爷爷奶奶带的孩子的对比照。在那个年代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小孩子的恶意是最无心的,也是最具恶意的。从那后爸爸夏天会给我买四件新衣服,春秋两套新衣服,冬天两套新衣服,每两套衣服搭配一双鞋子,两个新书包,一个是尼龙布料,一个是牛仔布料,还有带满按钮的铅笔盒,我便也成了时尚小大人。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当你拥有的时候觉得也就这样,但是当你没有拥有的时候,感觉就会不一样。我很幸运在小时候就没有花多少气力去思考怎么穿衣服,都是爸爸妈妈买给我,因为不缺,所以心思没有花在穿衣上,就可以去看书,学习其他有意思的东西。
那个时候,带着自治区的地方都会被认为是贫穷的。我们也常常认为是落后地区,可是等我长大到了外省上学之后,才发现家乡其实还不错。小时候的课外班,兴趣班,矿区举办的文艺联欢,邀请俄罗斯的芭蕾剧院,香港回归时候的第一批去香港的人,我们在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见识却一点不比大城市的孩子少。只是我们的矿区在地图上太不起眼了,虽然我们经济上不输,见识上不输,教育水平不输,但是我们依然非常谦卑,认为自己是小地方的。这种谦卑让我们受益,让我们在和别人言语中能放在较低的位置,满足别人的虚荣心,也成为社交的润滑剂。尤其是矿区的孩子从小更讲究合作,相互竞争很小,因为大部分可以子承父业,在煤矿里面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周围很多镇上的人都很羡慕矿上的。虽然矿也在镇上,但是矿是独立出去的一种建制,所以走在大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在哪里工作?然后是一个骄傲的语气:我在矿上。
矿上人喜欢吃和穿,小时候,上好的牛肉,上好的猪肉,上好的羊肉,常常大盘大盘的摆在桌子上,长大后反而很少像小时候那样大口吃肉,一方面是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另一方面是现在牛羊猪肉都太贵了。还有离矿区不远处可以送的新鲜的牛奶,离开家乡后几乎很难喝到那么香甜纯正的牛奶了。过年的时候,还会吃上一些进口的水果,冬天家里摆上一些车厘子,菠萝,火龙果,山竹等家里不常吃的水果,也是过足了馋瘾。就像李诞在节目里说的:别看我们偏远,我们小时候也是吃过见过的。出省后,总有人认为我这也没见过,那也没见过,我只能配合着打哈哈,出门在外要入乡随俗。省外的世界和价值观很多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和体会到,慢慢的我也理解了,竞争太激烈了。
除了吃,矿上的人穿衣也很讲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每天要换两身衣服,一年365天不重样,各种款式的高跟鞋,还有不同长度的靴子。德玛也很爱穿,但是相对来说就要节俭很多,德玛只爱穿舒服的鞋子,高跟鞋就少了很多。看着一群长得漂亮又打扮非常入时的矿区女人们,我看得眼花缭乱,反而对各式衣服免疫了。衣服第一选择品牌,第二选择样式,第三能穿多久穿多久。不浪费,而且衣服穿得时间长了有感情。时尚潮流这种东西,总是变化无常。
人是衣裳马是鞍。走过很多地方,发现人虽然长大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还是和小孩子一样,希望凭借外表穿着界定一个人。诚然,打扮美丽是加分项,可以展示对人的尊重。可是我忽然觉得过分打扮似乎是一种极度空虚的表现。每天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穿衣打扮,然后还要打理衣服,过了一段时间又要更新自己的衣橱,总觉得自己少了一件衣服。我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矿区的女人那么喜欢攀比着烫头发,打扮自己。有猜测可能第一是天生喜欢美,第二是改革开放前大家统一穿工服,没有办法释放自己对美的追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女性服饰在里面首当其中,先是换衣服,靴子,再后来就是眼霜,脸霜,越来越多,等到我出国的时候,那个小小的矿上竟然也开始追逐国外奢侈名牌起来了。
跟风是人的一种习惯,从小便如此。小学有几次,凯歌回之江,顺便买了几件时髦的小洋装和红色呢子帽子给我打扮上,一瞬间就引爆了学校的新时尚,不过两个月,就有女孩子戴上了和我类似的帽子,这个红妮子帽子的风潮竟然持续了两年。后来我还对比过我的妮子帽子和其他女孩子的,我的质量明显要好很多,确实一分钱一分货,另外当年江南一带确实时尚,上海一直是时髦精的代名词。说也奇怪,我可能和一般女孩子不一样,一般女孩子巴不得打扮的美美的成为全场焦点,可是我可能上学的时候因为穿衣得到关注的很多,所以对这个反而不是很上心。等到上了初中,港台文化极大的影响了内陆,再加上矿上一些人南下到了深圳淘金,越来越多的新鲜时尚元素流进了矿区了。可能也是因为小时候穿得比较时髦吧,我可能那个时候意识到时尚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只能引领,比如我买了这款大衣,可是这个商品不具备稀缺性,很快大家都可以花钱买到,甚至只要样式的人,可以在同款式但是便宜很多的。在我们读初中的,大家已经不戴红呢子帽子了,还是会有一两个女生买来红呢子帽子戴上,引得众人瞩目,可是,这个帽子我们在小学已经戴过了。潮流不会消失,只会循环。只是这两个女孩虽然赢得了众人的眼光,大家也没有跟风买红帽子戴,可能都觉得之前戴过了,没必要再尝试新的了吧。
可能是那次零食事件,爸爸开始每天接送我上下学了。有一天,接送我放学的时候,听见有一群孩子在嘲笑小朋友穿衣土,爸爸以为我又被欺负了,赶紧过去看,结果发现竟然是爸爸好友的孩子。爸爸把那群孩子驱散了,带我们俩回家了,事后又委婉的告诉他的好友,有趣的是,这个小孩的爸爸竟然还是我们当地数一数二的有钱人,那个时候就是万元户。他父亲母亲一起做生意,疏忽了小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所以衣服常常穿不好看。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很多人分享的自己带的孩子,和爷爷奶奶带的孩子的对比照。在那个年代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小孩子的恶意是最无心的,也是最具恶意的。从那后爸爸夏天会给我买四件新衣服,春秋两套新衣服,冬天两套新衣服,每两套衣服搭配一双鞋子,两个新书包,一个是尼龙布料,一个是牛仔布料,还有带满按钮的铅笔盒,我便也成了时尚小大人。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当你拥有的时候觉得也就这样,但是当你没有拥有的时候,感觉就会不一样。我很幸运在小时候就没有花多少气力去思考怎么穿衣服,都是爸爸妈妈买给我,因为不缺,所以心思没有花在穿衣上,就可以去看书,学习其他有意思的东西。
那个时候,带着自治区的地方都会被认为是贫穷的。我们也常常认为是落后地区,可是等我长大到了外省上学之后,才发现家乡其实还不错。小时候的课外班,兴趣班,矿区举办的文艺联欢,邀请俄罗斯的芭蕾剧院,香港回归时候的第一批去香港的人,我们在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见识却一点不比大城市的孩子少。只是我们的矿区在地图上太不起眼了,虽然我们经济上不输,见识上不输,教育水平不输,但是我们依然非常谦卑,认为自己是小地方的。这种谦卑让我们受益,让我们在和别人言语中能放在较低的位置,满足别人的虚荣心,也成为社交的润滑剂。尤其是矿区的孩子从小更讲究合作,相互竞争很小,因为大部分可以子承父业,在煤矿里面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周围很多镇上的人都很羡慕矿上的。虽然矿也在镇上,但是矿是独立出去的一种建制,所以走在大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在哪里工作?然后是一个骄傲的语气:我在矿上。
矿上人喜欢吃和穿,小时候,上好的牛肉,上好的猪肉,上好的羊肉,常常大盘大盘的摆在桌子上,长大后反而很少像小时候那样大口吃肉,一方面是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另一方面是现在牛羊猪肉都太贵了。还有离矿区不远处可以送的新鲜的牛奶,离开家乡后几乎很难喝到那么香甜纯正的牛奶了。过年的时候,还会吃上一些进口的水果,冬天家里摆上一些车厘子,菠萝,火龙果,山竹等家里不常吃的水果,也是过足了馋瘾。就像李诞在节目里说的:别看我们偏远,我们小时候也是吃过见过的。出省后,总有人认为我这也没见过,那也没见过,我只能配合着打哈哈,出门在外要入乡随俗。省外的世界和价值观很多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和体会到,慢慢的我也理解了,竞争太激烈了。
除了吃,矿上的人穿衣也很讲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每天要换两身衣服,一年365天不重样,各种款式的高跟鞋,还有不同长度的靴子。德玛也很爱穿,但是相对来说就要节俭很多,德玛只爱穿舒服的鞋子,高跟鞋就少了很多。看着一群长得漂亮又打扮非常入时的矿区女人们,我看得眼花缭乱,反而对各式衣服免疫了。衣服第一选择品牌,第二选择样式,第三能穿多久穿多久。不浪费,而且衣服穿得时间长了有感情。时尚潮流这种东西,总是变化无常。
人是衣裳马是鞍。走过很多地方,发现人虽然长大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还是和小孩子一样,希望凭借外表穿着界定一个人。诚然,打扮美丽是加分项,可以展示对人的尊重。可是我忽然觉得过分打扮似乎是一种极度空虚的表现。每天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穿衣打扮,然后还要打理衣服,过了一段时间又要更新自己的衣橱,总觉得自己少了一件衣服。我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矿区的女人那么喜欢攀比着烫头发,打扮自己。有猜测可能第一是天生喜欢美,第二是改革开放前大家统一穿工服,没有办法释放自己对美的追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女性服饰在里面首当其中,先是换衣服,靴子,再后来就是眼霜,脸霜,越来越多,等到我出国的时候,那个小小的矿上竟然也开始追逐国外奢侈名牌起来了。
跟风是人的一种习惯,从小便如此。小学有几次,凯歌回之江,顺便买了几件时髦的小洋装和红色呢子帽子给我打扮上,一瞬间就引爆了学校的新时尚,不过两个月,就有女孩子戴上了和我类似的帽子,这个红妮子帽子的风潮竟然持续了两年。后来我还对比过我的妮子帽子和其他女孩子的,我的质量明显要好很多,确实一分钱一分货,另外当年江南一带确实时尚,上海一直是时髦精的代名词。说也奇怪,我可能和一般女孩子不一样,一般女孩子巴不得打扮的美美的成为全场焦点,可是我可能上学的时候因为穿衣得到关注的很多,所以对这个反而不是很上心。等到上了初中,港台文化极大的影响了内陆,再加上矿上一些人南下到了深圳淘金,越来越多的新鲜时尚元素流进了矿区了。可能也是因为小时候穿得比较时髦吧,我可能那个时候意识到时尚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只能引领,比如我买了这款大衣,可是这个商品不具备稀缺性,很快大家都可以花钱买到,甚至只要样式的人,可以在同款式但是便宜很多的。在我们读初中的,大家已经不戴红呢子帽子了,还是会有一两个女生买来红呢子帽子戴上,引得众人瞩目,可是,这个帽子我们在小学已经戴过了。潮流不会消失,只会循环。只是这两个女孩虽然赢得了众人的眼光,大家也没有跟风买红帽子戴,可能都觉得之前戴过了,没必要再尝试新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