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帅,不知道是哪位将军领军至此,莫非是孙老督师亲自前来?”大凌河城下,祖大寿正指挥着大军正在斩杀那些受伤的建奴士兵,祖泽润在一边护卫在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好像不是。”何可纲认真的看了一眼远处飞奔而来的骑兵,说道:“我看对方人数稀少,恐怕不是我锦州军。”

    “咦!好像只有千余军队,这是何人的兵马?”祖大寿也看的出来,远处有尘烟四起,喧嚣而上,看上去气势极为威武,可是两人久在行伍,却是看出来,来者并没有多少兵马。这让众人十分惊讶,难道就是这样的一只兵马救了自己等人。

    “是李信。”随着两只军队越来越近,祖泽润也看出了来者是何人,心中顿时像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原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被赶出大凌河城的李信。

    “果真是李信。”何可纲也看的分明,眼前领着大军缓缓而来的不是李信是何人,只见他一身黑色的盔甲,手执长枪,气势威严,不是李信又是何人。他心中长叹,没想到当初数百骑兵出城的少年郎,如今却是坐拥千余精兵,更是玩了一手厉害的计策,耍的皇太极狼狈而逃,以一己之力救了大凌河城。

    “少年英雄,我大明出此少年英雄,真是可喜可贺啊!”祖大寿面色阴晴不定,最后哈哈大笑,对左右说道:“走,走,我们去迎接我们的救命恩人去,若非李信,我等现在都成了建奴的刀下之鬼了。”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百战余生的将军们纷纷点头,若非李信,自己就算不死,也会被关在大凌河城中,从此想出来已经是不可能了。当下在祖大寿的带领下,领着残余士兵缓缓上前。

    “主公,那祖大寿来了。”高猛手执双锤,周身鲜血,望着缓缓而来的祖大寿,脸上露出不屑之色来。若非主公英明神武,这些家伙恐怕不是被建奴所杀,就被困在大凌河城中活活的饿死。

    “如今的百战精兵还能剩下多少呢?”李信望着缓缓而来的士兵,不由的摇摇头,想当初,自己刚刚见到这只关宁铁骑的时候,那真是人人如虎马如龙,其矫健、勇猛深深的刺激着自己,也不得不说,自己练兵就是以人人成为关宁铁骑而来的。但是到如今,自己的兵马精锐程度丝毫不差关宁铁骑,可是眼前的关宁铁骑呢?却是没有往日的雄风了。

    “末将祖大寿在此拜谢李公子救命之恩。”那祖大寿也同样望着不远处的李信,数月未见,这个时候的李信已经不见当初的青涩,面色冷峻,双目如电,充斥着威严,他身边也已经不是当初的三百精兵,而是千余精锐,极为雄壮,丝毫不在自己的关宁铁骑之下。现在的李信,祖大寿丝毫不认为对方想灭掉自己还是很轻松的。

    “祖军门不必多礼。你我均为华夏苗裔,就该相互扶持。”那李信双目一眯,从马上跳了下来,上前扶起祖大寿。他扫了祖大寿身后众人一眼,脸上尽是唏嘘之色,大声道:“李信来迟,让诸位受苦了。”

    “李公子威武。”人群之中,忽然有人大声的呼喊道。

    “李公子威武,李公子威武。”紧接着就是数百人,数千人的呐喊声。将整个大凌河城都给震动了。

    “李信?”祖泽润在人群之中却是咬牙切齿的望着远处一脸笑容的李信。就是这个家伙夺走了自己的荣光,好像他是成了英雄一样。

    不光祖泽润有此感觉,就是在此刻城北大营中的皇太极也是有如此感觉,数万人马就是因为自己的计策调动,差点就能灭掉祖大寿,可惜的是最后却是功亏一篑,成就了李信。这让他如何能忍受的住,回到大营中,他看到的就是一群士气低落的大军,还有各个旗主贝勒沮丧的面孔。

    “哈哈,皇上,您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这个时候,大帐之中,范文程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范先生,如今大凌河城被明军所解救,我军短时间内不能消灭祖大寿,这样的事情,范先生如何能笑的出来?”多尔衮微微也有些不满的说道。

    “皇上,诸位贝勒爷,奴才认为此事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说不定。”范文程笑呵呵的说道:“实际上,我们的敌人不过是明军和李信而已。以前有大凌河城在,明军需要李信帮助他们骚扰我军,如今我军既然撤出了大凌河城,大凌河城的粮草也能安全的运往大凌河城,这个李信就失去了利用机会了。嘿嘿,李信是什么人,他是一个没有功名的人,更是一个没有领兵资格的人,可是他偏偏领兵了,你说这样的人,崇祯小儿岂会允许这样的人存在,现在对付李信,要么就以重赏,然后去诏其回京,要么就是剿灭他。这其中无论是哪一样,李信都是不会答应的,失去兵权的李信什么也不是。而他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就是李信被明朝朝廷所忌惮,甚至还会派兵来围剿,李信在辽东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失去了李信,皇上在辽东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

    “不错。”皇太极双眼一亮,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挑拨离间,派人去中原传播李信的威名,崇祯麾下不乏忌惮贤能的角色,他们会帮助我们除掉李信。嘿嘿,这些汉人,对付外敌不行,内斗却是擅长的很。他李信除非是造反,否则的话,他根本就无路可走,若是能将其逼降那是最好的了。”

    “皇上圣明。”范文程双眼一亮,纷纷点头。当下皇太极命人深入中原,散播谣言不提。

    实际上,也确实如同皇太极所猜想的那样,明朝末年,不光朝廷**,更为重要的是底下的文武百官都已经**到骨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