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强敌来袭()
刚刚爬上山坡,5辆is-2的动作有些迟缓,仿佛胖子走了长路、老人上了楼梯,从尾部升起的阵阵白烟像是发动机正承受着过重的负担。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经过调整,它们很快恢复了正常的行进状态。粗大的炮口高高昂起,宛若一只只好斗而又无所畏惧的“牛角仙”,周围的t-34就像是鞍前马后的小弟,不论炮塔还是炮管都显得更加小巧纤细。
气势汹汹的苏军装甲群中还不止这两种型号的战斗车辆,好些并没有独立炮塔的突击炮和自行火炮混杂在后面的t-34当中。其中一种型号炮盾极其独特,眼珠状的外形配着眼眶似的边缘,简直就是一个怪异的独眼兽,另一种就像是在坦克底盘的前部位置放了一个扁平的大铁盒子,再将坦克炮塔的前半部分焊接到盒子正面偏左位置——同样是坦克车身装大炮,它们看起来要比德军的三号或者四号突击炮粗犷许多。
轻吁了一口气,林恩忽然觉得这场战斗远没有自己想象的乐观。那些外形丑陋缺乏美感的苏军坦克和突击炮都经过了战场的筛选与锤炼,是二战时期苏联陆军的最强装备,在这里又占据着明显的数量优势,并且还能得到强大的空中和炮火支援。想要阻挡它们前进的步伐,难了!
林恩不知道防线上的其他人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因为敌人的强大阵势而动摇了信心,他缩回头,侧身躺在弹坑里,从口袋里掏出装子弹的牛皮纸包,撕开,油光发亮的10排子弹让他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算了算,步枪的弹仓里应该还有4发子弹,便拉开枪栓,直接推枪机向前复位从而令子弹桥夹自动弹出,从另一排子弹中抠出一发手动填入,复位。将这排缺一发的子弹连同另外四排放在弹坑边缘,余下的五排连同牛皮纸重新塞回口袋里。将毛瑟步枪斜靠在一旁,又取出“波波沙”和弹鼓包,这种苏制冲锋枪使用的是71发子弹的圆形弹鼓,所以弹鼓包也是接近圆形的,里装有一个完整的备用单鼓和一些零散的子弹。林恩卸下原本装在“波波沙”的弹鼓,感觉它明显要比备用弹鼓轻,捣弄几下拆开,顿时倍感侥幸:里面只剩下不到10发子弹,也就够打一梭子。不知情地拿着它参加战斗,没准又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总不至于每次都能那么幸运的得到同伴相救!
赶忙换上备用弹鼓,本想把零散的子弹装到旧弹鼓里去,但隆隆的炮声已拉开战斗的序幕,他转头一看,这次率先开火的是那些“坦克底盘装上扁盒子”的su-152。这种自行火炮装有一门威力强大的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榴弹最大射程9公里,对阵地工事和装甲目标都有着很强的杀伤力。射击的时候,它们停在原地以获得更好的精准度,炮声则如同滚雷一般回荡在耳边,区区3公里的距离,它们发射的榴弹以较为低平的弧度飞过战场,落在德军阵地的刹那,肉眼竟能够看到巨大爆炸引发的地面震荡,灰白色的烟雾向周围及上方冲涌,最终形成了一团硕大的蘑菇状烟云。
在前线战壕中,林恩经受过更大口径的炮弹轰击,但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重磅炮弹轰击阵地的场面。除了深深的震撼,他只能默默为那些驻守在正面阵地上的兄弟们祈祷。当然了,他也是需要为自己祈祷的,以这种炮弹的威力,只要一发就足以把他们所在的小山丘削平。
以su-152的炮击为号,席卷而来的数十辆苏军战车——su-76、su-100还有t-34纷纷开火。虽然中远程的炮火已经将村庄连同德军阵地梳理了一遍,但直射火力仍有它的价值所在。看似仍能使用的前沿炮位、机枪掩体以及疑是指挥部的位置都遭到了炮击,正从预备阵地赶赴一线战壕的德军士兵们也被阻截在了交通壕中,他们不得不蜷缩在堑壕底部以躲避炮击,而在这种情况下,一线阵地上仅由为数不多的警戒士兵防守。
苏军的坦克、突击炮和自行火炮不断以停进射击实施战场压制,唯有那五辆is-2一炮不发的默默前行。这些重型坦克装备的odel1943l/43型122毫米坦克炮,在口径上居二战各国主战坦克首位,而其威力之强,在1500米的距离上就能够给予大多数德国坦克致命一击,发射爆破榴弹的最大射程则达到了惊人的14公里。炮大弹重,每辆is-2的正常备弹仅有28发,此次又是冲着德军阵营中的老对手而来,似乎有意将弹药留到关键时刻使用。
处在能够纵览战场全景的位置,林恩意识到德军坦克或者反坦克炮若是在这时候开火,马上就会遭到苏军优势炮火的反击,面对is-2和su-100这样强劲的对手,虎式坦克也不敢轻视。随着苏军装甲集群步步推进,战场形势渐渐朝着极其不利于守军的方向发展,纵使头脑中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知识以及对历史发展的了解,林恩也只有干着急的份。眼看排头的苏军t-34距离德军第一线的战壕只剩下千余米,车载机枪即将发挥近距离的压制作用,其中一辆t-34突然发生爆炸。此时战场上虽有些硝烟,但总的来说视线还是比较好的,既然未见炮弹或是火箭弹袭来,排除微乎其微的自我故障式爆炸,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地雷!
一枚普通的反坦克地雷通常不足以炸毁t-34这样的中型坦克,以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teller为例,这种圆盘地雷虽然装有整整5公斤的炸药,却也很难直接炸穿苏军坦克的底部装甲,或对坦克的内部成员造成严重的震伤。
硝烟稍稍散去,那辆中雷的t-34果然失去了它的左侧履带和同侧的前部诱导轮,由于还在德军机枪的射程之外,很快就有坦克乘员从打开的舱口逃生。这些人并没有加入随行的战斗步兵,但也未直接撤往后方,而是远远地等着,他们似乎觉得这场战斗很快就会以本方的胜利而告终,届时就可以从容地修理自己的坦克。
尽管本方的一辆坦克结结实实地碾上了地雷,可这支苏军装甲战斗群并没有停下来等待步兵排雷。事实上,一旦苏军派出步兵在前面扫雷,这样的距离正好让德军阵地上的迫击炮或重机枪发挥作用。为了降低触雷的几率,苏军战车纷纷挑选弹坑较多的路面行驶,如此一来整体推进速度虽然有所减慢,前排坦克还可能暴露自己的侧面,却也是以往战斗中最省时有效的办法。
林恩忍不住又一次为己方防线的安危捏汗,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村庄后方大约5公里处,数名德军士兵将一门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从隐蔽阵位置推了出来。这种武器在运作原理上和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基本一致,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10秒内即可将六枚发烟火箭弹或者高爆火箭弹发射出去,有效射程在6到7公里之间。这种装备虽然1938年就被研制出来,而且简便易用,稍加改进就能够大大加强前线部队的火力密度,但它始终没有得到德国军方的重视——改变二战结局的机会其实很多很多,1940年的敦刻尔克,1941年的莫斯科,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1943年的库尔斯克,甚至1944年的诺曼底,然而林恩到来之时,帝国距离它的末日已经为时不远了,以一人之力又能做些什么?
在咻咻的怪叫声中,德军的烟雾发射器开火了,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从村庄上空飞过,但它们的射程似乎不够远,一一落在了苏军坦克集群前方,有的距离德军战壕只有区区数十米距离,但林恩心中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只见这些火箭弹落地后发出砰砰的闷响,大量的白色烟雾从弹体中涌出,只一转眼的功夫德军阵地前方的大片区域就弥漫在了视线难以穿透的烟雾当中。
受到烟雾的阻碍,苏军的炮火顿时无从发挥作用。林恩转头看去,只见那些德军士兵飞快地给烟雾发射器重新装弹,短短两分钟,这门其貌不扬的装备就再度开火,六枚发烟火箭弹仍以歪歪扭扭的轨迹飞行到村庄前方,很快的,整个德军阵地都被这白色的烟雾所笼罩,它就像是一个可怕的怪物,逐渐把苏军前列的二三十辆坦克吞入腹中,并缓慢地向着东面蔓延。
就在这时,林恩看到那些隐蔽在树林边缘的“树丛”动了,它们避开敌人犀利的正面,悄然朝着对方的侧翼迂回。趁着敌人火力减弱的空挡,先前被阻碍在交通壕和二线阵地上的德军士兵们也飞快地进入了前沿战壕,那些使用“坦克杀手”和“洋娃娃”的反坦克战斗小组更是利用战壕前方的散兵坑和大弹坑跳跃式前进,而守军这边吹响战斗号角的,则是埋伏在村庄周围树林中的大口径反坦克炮!
刚刚爬上山坡,5辆is-2的动作有些迟缓,仿佛胖子走了长路、老人上了楼梯,从尾部升起的阵阵白烟像是发动机正承受着过重的负担。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经过调整,它们很快恢复了正常的行进状态。粗大的炮口高高昂起,宛若一只只好斗而又无所畏惧的“牛角仙”,周围的t-34就像是鞍前马后的小弟,不论炮塔还是炮管都显得更加小巧纤细。
气势汹汹的苏军装甲群中还不止这两种型号的战斗车辆,好些并没有独立炮塔的突击炮和自行火炮混杂在后面的t-34当中。其中一种型号炮盾极其独特,眼珠状的外形配着眼眶似的边缘,简直就是一个怪异的独眼兽,另一种就像是在坦克底盘的前部位置放了一个扁平的大铁盒子,再将坦克炮塔的前半部分焊接到盒子正面偏左位置——同样是坦克车身装大炮,它们看起来要比德军的三号或者四号突击炮粗犷许多。
轻吁了一口气,林恩忽然觉得这场战斗远没有自己想象的乐观。那些外形丑陋缺乏美感的苏军坦克和突击炮都经过了战场的筛选与锤炼,是二战时期苏联陆军的最强装备,在这里又占据着明显的数量优势,并且还能得到强大的空中和炮火支援。想要阻挡它们前进的步伐,难了!
林恩不知道防线上的其他人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因为敌人的强大阵势而动摇了信心,他缩回头,侧身躺在弹坑里,从口袋里掏出装子弹的牛皮纸包,撕开,油光发亮的10排子弹让他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算了算,步枪的弹仓里应该还有4发子弹,便拉开枪栓,直接推枪机向前复位从而令子弹桥夹自动弹出,从另一排子弹中抠出一发手动填入,复位。将这排缺一发的子弹连同另外四排放在弹坑边缘,余下的五排连同牛皮纸重新塞回口袋里。将毛瑟步枪斜靠在一旁,又取出“波波沙”和弹鼓包,这种苏制冲锋枪使用的是71发子弹的圆形弹鼓,所以弹鼓包也是接近圆形的,里装有一个完整的备用单鼓和一些零散的子弹。林恩卸下原本装在“波波沙”的弹鼓,感觉它明显要比备用弹鼓轻,捣弄几下拆开,顿时倍感侥幸:里面只剩下不到10发子弹,也就够打一梭子。不知情地拿着它参加战斗,没准又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总不至于每次都能那么幸运的得到同伴相救!
赶忙换上备用弹鼓,本想把零散的子弹装到旧弹鼓里去,但隆隆的炮声已拉开战斗的序幕,他转头一看,这次率先开火的是那些“坦克底盘装上扁盒子”的su-152。这种自行火炮装有一门威力强大的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榴弹最大射程9公里,对阵地工事和装甲目标都有着很强的杀伤力。射击的时候,它们停在原地以获得更好的精准度,炮声则如同滚雷一般回荡在耳边,区区3公里的距离,它们发射的榴弹以较为低平的弧度飞过战场,落在德军阵地的刹那,肉眼竟能够看到巨大爆炸引发的地面震荡,灰白色的烟雾向周围及上方冲涌,最终形成了一团硕大的蘑菇状烟云。
在前线战壕中,林恩经受过更大口径的炮弹轰击,但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重磅炮弹轰击阵地的场面。除了深深的震撼,他只能默默为那些驻守在正面阵地上的兄弟们祈祷。当然了,他也是需要为自己祈祷的,以这种炮弹的威力,只要一发就足以把他们所在的小山丘削平。
以su-152的炮击为号,席卷而来的数十辆苏军战车——su-76、su-100还有t-34纷纷开火。虽然中远程的炮火已经将村庄连同德军阵地梳理了一遍,但直射火力仍有它的价值所在。看似仍能使用的前沿炮位、机枪掩体以及疑是指挥部的位置都遭到了炮击,正从预备阵地赶赴一线战壕的德军士兵们也被阻截在了交通壕中,他们不得不蜷缩在堑壕底部以躲避炮击,而在这种情况下,一线阵地上仅由为数不多的警戒士兵防守。
苏军的坦克、突击炮和自行火炮不断以停进射击实施战场压制,唯有那五辆is-2一炮不发的默默前行。这些重型坦克装备的odel1943l/43型122毫米坦克炮,在口径上居二战各国主战坦克首位,而其威力之强,在1500米的距离上就能够给予大多数德国坦克致命一击,发射爆破榴弹的最大射程则达到了惊人的14公里。炮大弹重,每辆is-2的正常备弹仅有28发,此次又是冲着德军阵营中的老对手而来,似乎有意将弹药留到关键时刻使用。
处在能够纵览战场全景的位置,林恩意识到德军坦克或者反坦克炮若是在这时候开火,马上就会遭到苏军优势炮火的反击,面对is-2和su-100这样强劲的对手,虎式坦克也不敢轻视。随着苏军装甲集群步步推进,战场形势渐渐朝着极其不利于守军的方向发展,纵使头脑中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数十年的知识以及对历史发展的了解,林恩也只有干着急的份。眼看排头的苏军t-34距离德军第一线的战壕只剩下千余米,车载机枪即将发挥近距离的压制作用,其中一辆t-34突然发生爆炸。此时战场上虽有些硝烟,但总的来说视线还是比较好的,既然未见炮弹或是火箭弹袭来,排除微乎其微的自我故障式爆炸,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地雷!
一枚普通的反坦克地雷通常不足以炸毁t-34这样的中型坦克,以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teller为例,这种圆盘地雷虽然装有整整5公斤的炸药,却也很难直接炸穿苏军坦克的底部装甲,或对坦克的内部成员造成严重的震伤。
硝烟稍稍散去,那辆中雷的t-34果然失去了它的左侧履带和同侧的前部诱导轮,由于还在德军机枪的射程之外,很快就有坦克乘员从打开的舱口逃生。这些人并没有加入随行的战斗步兵,但也未直接撤往后方,而是远远地等着,他们似乎觉得这场战斗很快就会以本方的胜利而告终,届时就可以从容地修理自己的坦克。
尽管本方的一辆坦克结结实实地碾上了地雷,可这支苏军装甲战斗群并没有停下来等待步兵排雷。事实上,一旦苏军派出步兵在前面扫雷,这样的距离正好让德军阵地上的迫击炮或重机枪发挥作用。为了降低触雷的几率,苏军战车纷纷挑选弹坑较多的路面行驶,如此一来整体推进速度虽然有所减慢,前排坦克还可能暴露自己的侧面,却也是以往战斗中最省时有效的办法。
林恩忍不住又一次为己方防线的安危捏汗,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村庄后方大约5公里处,数名德军士兵将一门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从隐蔽阵位置推了出来。这种武器在运作原理上和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基本一致,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10秒内即可将六枚发烟火箭弹或者高爆火箭弹发射出去,有效射程在6到7公里之间。这种装备虽然1938年就被研制出来,而且简便易用,稍加改进就能够大大加强前线部队的火力密度,但它始终没有得到德国军方的重视——改变二战结局的机会其实很多很多,1940年的敦刻尔克,1941年的莫斯科,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1943年的库尔斯克,甚至1944年的诺曼底,然而林恩到来之时,帝国距离它的末日已经为时不远了,以一人之力又能做些什么?
在咻咻的怪叫声中,德军的烟雾发射器开火了,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从村庄上空飞过,但它们的射程似乎不够远,一一落在了苏军坦克集群前方,有的距离德军战壕只有区区数十米距离,但林恩心中的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只见这些火箭弹落地后发出砰砰的闷响,大量的白色烟雾从弹体中涌出,只一转眼的功夫德军阵地前方的大片区域就弥漫在了视线难以穿透的烟雾当中。
受到烟雾的阻碍,苏军的炮火顿时无从发挥作用。林恩转头看去,只见那些德军士兵飞快地给烟雾发射器重新装弹,短短两分钟,这门其貌不扬的装备就再度开火,六枚发烟火箭弹仍以歪歪扭扭的轨迹飞行到村庄前方,很快的,整个德军阵地都被这白色的烟雾所笼罩,它就像是一个可怕的怪物,逐渐把苏军前列的二三十辆坦克吞入腹中,并缓慢地向着东面蔓延。
就在这时,林恩看到那些隐蔽在树林边缘的“树丛”动了,它们避开敌人犀利的正面,悄然朝着对方的侧翼迂回。趁着敌人火力减弱的空挡,先前被阻碍在交通壕和二线阵地上的德军士兵们也飞快地进入了前沿战壕,那些使用“坦克杀手”和“洋娃娃”的反坦克战斗小组更是利用战壕前方的散兵坑和大弹坑跳跃式前进,而守军这边吹响战斗号角的,则是埋伏在村庄周围树林中的大口径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