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奇书
倪匡
在我的心目中,天下第一奇书是还珠楼主所著的武侠神怪小说《蜀山剑侠传》。此说一提出来,反应不外两种:对《蜀山》入迷的,一定首肯,而未曾看过《蜀山》的,一定摇头。未看过《蜀山》而摇头,并不奇怪,因为未曾看过,自然不足以明白此书之奇。
《蜀山剑侠传》是哪一年开始写的,不甚确知,多半是在抗战以前就开始出版第一集了,陆陆续续,至少写到一九四八年,共出了五十五集,并没有写完,又有五集续集,和一些“姐妹作”,如《长眉真人专集》、《峨眉七矮》、《武当七女》、《青城十九侠》等等,但是都可以目之为《蜀山剑侠传》同一系统的作品。
《蜀山剑侠传》之奇,是奇在全书充满丰富的幻想力,古今中外,未曾有过任何一部小说,是充满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议的幻想力的。就武侠小说的本身而论,还珠楼主的作品,结构严谨,文笔流利,及不上金庸;性格激荡,感情现代,又比不上古龙;但是论想象力之丰富,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珠认了第二,无人敢认第一者也。
香港的武侠小说爱好者,对《蜀山剑侠传》都很陌生,但港台的武侠小说作者,对之却绝不陌生,翻开近二十年来的所谓“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任何一部来看看,其中都可以找到还珠楼主作品的影子。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作者都在抄袭还珠楼主的作品,而只说明了一种情形:在一代宗师的光芒笼罩之下,很难能摆脱他的影响,只有自身也具有同样功力的人,才能例外。
再就武侠小说本身而论,《蜀山》也不是还珠全部作品中的精品,《蜀山》大气磅礴,上天入地,包罗万象,而精品却是还珠楼主的一部《云海争奇记》,共出了七集,也是没有写完。
香港武侠小说爱好者对《蜀山剑侠传》陌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部书在香港的版本,排校工作,实在太差,错字之多,几乎已到了不是以前看过原版本的人能看得懂的地步。早在十几年之前,就曾登报,想征求一套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的原版本,可是没有结果,现在只怕更难了。也曾在十余年前,就曾发过愿,要替《蜀山剑侠传》下一番整理功夫,加新式标点,删去五十五集书中一些扯开去的枝节,重新出版,敢言其销路一定在现在出版的武侠小说之上,可是一则一直忙得不可开交,二则本地出版商对之信心不大,是以也未曾实现。
《蜀山剑侠传》一书之所以不可及,是因为作者在这部书中,建立了一个“思想体系”(姑妄称之),有一定的规律和步骤,指出一个“人”到“仙”、“超人”的途径,成为一种修仙的法规。
《蜀山》全书,讲的是“修道人”如何努力,去修成正果的事。在还珠的笔下,修道的途径和最后目的,可以有如下两种:
甲:金仙(天仙)——长居天上,无灾无劫,逍遥自在,与天地同寿。
乙:地仙(散仙)——每隔若干年,会有劫运一次,称为“天劫”。度得过,还要再等下一次天劫;度不过,或形神俱灭(什么都完了),或****毁灭,元神(灵魂)再去重生,以修下世。
散仙之所以不能修到天仙,原因有很多:或因为性子刚愎,或因为****所缠,或因为有了过失,种种不一。在修炼过程之中,战战兢兢,不可有一点疏忽,更不可有一点恶行。
这本来是佛道思想的演变,但演化在小说之中,而且如此之透彻,则只有《蜀山》书中才有。
自然,还珠楼主的丰富想象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大都是从中国的古籍之中得到的灵感,是作者博览群书的结果。例如《西游记》中,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大禹治水时用来量江河深浅的一个“定子”,在还珠的笔下,大禹治水时的物件,全成了威力无匹的法宝,而其中的一只“禹鼎”,更将大地万物、山川精怪全铸在其中,连天地间的音律也全在其内。大禹治水时用的物件,会变成“宝物”,自然是受到《西游记》的影响而来的了。
在还珠笔下种种怪物妖精,有的也在《山海经》中可以找到影子,但有的实在是匪夷所思。例如盘踞南极大光明境的一个怪物“万载寒蛇”,就根本不知是什么东西,这怪物有九个身子,六个头,又会幻化为绝色美女。结果,怪物炼成的绝色美女的“元神”,被一个人的妻子取走,这个“女人”本来是一只大蜘蛛,就藏在她丈夫的胸前。这只不过是还珠作品中几百则小故事中的一则,一斑可窥全豹,也可见此书如何之奇了。
近来,还珠的作品好像又热门起来了,一本电视杂志,在重刊他的《柳湖侠隐》(还珠作品中未及水准的作品),邵氏公司又准备以大量特技配合,筹拍《蜀山剑侠传》,所以才想起这部天下第一奇书来,而且,又再发愿,一有空闲,就要动手,将之整理一番,好让武侠小说爱好者知道,有此一部可以令人废寝忘食的奇妙小说在。
倪匡
在我的心目中,天下第一奇书是还珠楼主所著的武侠神怪小说《蜀山剑侠传》。此说一提出来,反应不外两种:对《蜀山》入迷的,一定首肯,而未曾看过《蜀山》的,一定摇头。未看过《蜀山》而摇头,并不奇怪,因为未曾看过,自然不足以明白此书之奇。
《蜀山剑侠传》是哪一年开始写的,不甚确知,多半是在抗战以前就开始出版第一集了,陆陆续续,至少写到一九四八年,共出了五十五集,并没有写完,又有五集续集,和一些“姐妹作”,如《长眉真人专集》、《峨眉七矮》、《武当七女》、《青城十九侠》等等,但是都可以目之为《蜀山剑侠传》同一系统的作品。
《蜀山剑侠传》之奇,是奇在全书充满丰富的幻想力,古今中外,未曾有过任何一部小说,是充满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议的幻想力的。就武侠小说的本身而论,还珠楼主的作品,结构严谨,文笔流利,及不上金庸;性格激荡,感情现代,又比不上古龙;但是论想象力之丰富,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珠认了第二,无人敢认第一者也。
香港的武侠小说爱好者,对《蜀山剑侠传》都很陌生,但港台的武侠小说作者,对之却绝不陌生,翻开近二十年来的所谓“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任何一部来看看,其中都可以找到还珠楼主作品的影子。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作者都在抄袭还珠楼主的作品,而只说明了一种情形:在一代宗师的光芒笼罩之下,很难能摆脱他的影响,只有自身也具有同样功力的人,才能例外。
再就武侠小说本身而论,《蜀山》也不是还珠全部作品中的精品,《蜀山》大气磅礴,上天入地,包罗万象,而精品却是还珠楼主的一部《云海争奇记》,共出了七集,也是没有写完。
香港武侠小说爱好者对《蜀山剑侠传》陌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部书在香港的版本,排校工作,实在太差,错字之多,几乎已到了不是以前看过原版本的人能看得懂的地步。早在十几年之前,就曾登报,想征求一套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的原版本,可是没有结果,现在只怕更难了。也曾在十余年前,就曾发过愿,要替《蜀山剑侠传》下一番整理功夫,加新式标点,删去五十五集书中一些扯开去的枝节,重新出版,敢言其销路一定在现在出版的武侠小说之上,可是一则一直忙得不可开交,二则本地出版商对之信心不大,是以也未曾实现。
《蜀山剑侠传》一书之所以不可及,是因为作者在这部书中,建立了一个“思想体系”(姑妄称之),有一定的规律和步骤,指出一个“人”到“仙”、“超人”的途径,成为一种修仙的法规。
《蜀山》全书,讲的是“修道人”如何努力,去修成正果的事。在还珠的笔下,修道的途径和最后目的,可以有如下两种:
甲:金仙(天仙)——长居天上,无灾无劫,逍遥自在,与天地同寿。
乙:地仙(散仙)——每隔若干年,会有劫运一次,称为“天劫”。度得过,还要再等下一次天劫;度不过,或形神俱灭(什么都完了),或****毁灭,元神(灵魂)再去重生,以修下世。
散仙之所以不能修到天仙,原因有很多:或因为性子刚愎,或因为****所缠,或因为有了过失,种种不一。在修炼过程之中,战战兢兢,不可有一点疏忽,更不可有一点恶行。
这本来是佛道思想的演变,但演化在小说之中,而且如此之透彻,则只有《蜀山》书中才有。
自然,还珠楼主的丰富想象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大都是从中国的古籍之中得到的灵感,是作者博览群书的结果。例如《西游记》中,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大禹治水时用来量江河深浅的一个“定子”,在还珠的笔下,大禹治水时的物件,全成了威力无匹的法宝,而其中的一只“禹鼎”,更将大地万物、山川精怪全铸在其中,连天地间的音律也全在其内。大禹治水时用的物件,会变成“宝物”,自然是受到《西游记》的影响而来的了。
在还珠笔下种种怪物妖精,有的也在《山海经》中可以找到影子,但有的实在是匪夷所思。例如盘踞南极大光明境的一个怪物“万载寒蛇”,就根本不知是什么东西,这怪物有九个身子,六个头,又会幻化为绝色美女。结果,怪物炼成的绝色美女的“元神”,被一个人的妻子取走,这个“女人”本来是一只大蜘蛛,就藏在她丈夫的胸前。这只不过是还珠作品中几百则小故事中的一则,一斑可窥全豹,也可见此书如何之奇了。
近来,还珠的作品好像又热门起来了,一本电视杂志,在重刊他的《柳湖侠隐》(还珠作品中未及水准的作品),邵氏公司又准备以大量特技配合,筹拍《蜀山剑侠传》,所以才想起这部天下第一奇书来,而且,又再发愿,一有空闲,就要动手,将之整理一番,好让武侠小说爱好者知道,有此一部可以令人废寝忘食的奇妙小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