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在夏天,衣裳甩不甩干都无所谓,夏天的衣裳本就薄,洗了之后用手把衣裳上的水拧干,然后晾晒在太阳下面。

    要不了半天的时间衣裳可能就会干掉,可冬天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京城的冬天是又冷又湿。

    如果连着阴上几天。那衣裳可能直接会晾臭了的。

    张宴洋受不了那样的臭衣裳,所以就鼓捣出了这半自动人工甩干机。

    当然没有上辈子的电动都那么方便,可效果还是有的。这甩干机的甩干威力,比两个汉子拿着那衣裳一起拧动半个时辰的效果要好得多。

    接着张家大哥就把所有洗干净甩干的衣裳用小桶装着,提了出去。

    在这个时代一般的平常人家的院子里的空地,就是拿来种点小菜,养点鸡鸭以及晾晒粮食或者衣物的。

    你说具体哪个区域用来干什么,这个一般人家都是没有什么细分的。今天觉得这块地合适,那就用这块地来晾晒,今天明天那块地合适,那就那块地来晾晒,没有那么讲究的,有那个讲究的时间还不如多去干点活计,赚点钱了。

    张家是一个有一点讲究的家庭,张家的院子里面有一个地方是专门用来晾衣裳的。

    那里搭建有专门晾衣裳的架子。并不是像这个时代一般人家那般直接安装一根木杆或者竹杆,把衣裳放上去就行了。

    张宴洋还做了好多晾衣杆以及衣架。

    因为她与她家大哥还有小弟的很多衣裳都是那一个不注意就会起折痕的衣裳,那样的衣裳上面有太多的皱痕,就不好看了。

    这像一般的老式的晾衣法,直接把衣裳对半搭在那杆上。等衣裳干掉之后,那衣裳上中间部分就会有那种折痕皱痕。就不是很美观了。

    所以张宴洋又折腾了很多衣架出来,这折腾衣架出来是不怎么费工夫的。并且张宴洋还觉得这些衣架一点也不差的,用的全部都是上好的木头做的了。好些卫记成衣店里面就有不少这类似的衣架,不过他们要更美观一些。

    那些晾衣竿并不是固定在墙上或者屋檐上的,而是由高高的结实的木头横放着做成的,在那些木头上放有衣架。

    并且那些木头有高有低。上面的衣架的大小也不一致。

    长一点的衣裳,大一点的衣裳,当然就晾晒在高一点的晾衣杆上,以及大一点的衣架上,像张宴丰小朋友的小衣裳,短衣裳就晾在最矮的那个杆上最小的衣架上面就行。

    选来晾衣裳的这一块地,周围三米左右都没有大树以及屋檐,太阳光出来就可以直射到这儿,这块地在张家是一日之中能接受太阳光照耀最长的地儿。

    张家大哥,把衣裳晾好之后还仔细的扯了扯了些那些有皱痕的地儿。

    很不巧的在房间里面的朱高贤透过其中一扇窗户,就可以把张家大哥晒衣裳的一举一动都映入自己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