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臣们能不知道铸币的重要性?笑话!

    这些阁臣,哪一个不是从基层干出来的,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却没有任何表示,反而盯着张廷恩这个户部尚书,原因何在?

    说穿了,这些阁臣今天在会议之前已经达成了默契,那就是三个尚书的位子,才是会议的重点。承辉帝果然一开始就提出了调整工部尚书,郭衍继任礼部尚书。

    那么,顺延下来的不就是兵部和户部了么?

    所以呢,才有了先提孙化贞,后提张廷恩。

    心思在这上面的,铸币的事情,可以稍稍延后嘛,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做事要有个轻重缓急,先后次序。

    想的都挺好,就是没料到承辉帝不按道理出牌。先说孙化贞,承辉帝表示有個兵部尚书在手,调兵方便。眼下两江欠税的事情,还没完结呢,等完了再说。

    接着是张廷恩,没想到承辉帝这次玩的更绝,你们不说是吧,我有打手!

    关门,放贾琏!

    贾琏是无所谓的,他一个小青年,说错了也没人过于指摘他。

    顶多就是说他不成熟,年轻嘛,本来就不成熟。

    至于说官场上的名声如何,贾琏有那个玩意么?我都没有了,我还在乎个屁啊。

    于是,就有了内阁会议上,借题发挥的承辉帝,把一干阁臣按在地上摩擦的场面。

    回到位子上的贾琏看着都好笑,这帮人大概是想做事,也能做事。但怎么讲呢?

    更在意屁股下面的位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阁臣兼尚书是默认的规则,三位新阁臣,只有郭衍兼任,别的都光着,心里能舒服。但是不舒服又如何?承辉帝就是要这么干,谁能奈何?

    这条胡萝卜,你想吃?总得拿出点成绩来给朕看看再说。

    你们能跟孙化贞和张廷恩比?他们做了多少事?你们做了多少事?

    至于郭衍,承辉帝忽略了,双标不行么?再说了,人本身就是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