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蜡烛立在洛阳铲的铲把儿上,随即点着蜡烛,小心翼翼送进窟窿里。

    低头隔着窟窿看了几分钟,见里头蜡烛火苗燃烧的较为稳定,也没有变色,我这才敢让小萱往里钻。

    “死豆芽仔!你别推我屁股!”

    豆芽仔急道:“草!你别冤枉人!我没动!是峰子推你的!”

    我也说是我推的,怕你卡住,小萱没说什么。

    小萱穿着牛仔裤,屁股很软,我发誓没占便宜的意思,只是想帮她快点儿钻进去。

    眼看着小萱一点点左挪右蹭,最终身子钻了进去,我忙问:“怎么样?里头是什么情况?”

    “好奇怪啊....”

    就听小萱声音疑惑说:“把头.....这门后头有个东西挡着,不是你说的石闩,也不是石门,好像是个跷跷板。”

    把头隔着门喊道:“什么东西?跷跷板?”

    小萱似乎确定了:“对啊把头!就是个很大的跷跷板!我要怎么做?”

    把头略加思索,随后突然惊疑道:“这我真没想到!竟然会是石硝子......石硝子竟然在西夏时期就有了?”

    肯定有人不理解把头说的话,这类东西网上找或者查资料查不到,只有亲眼看过的人才知道它是个什么原理。

    春秋战国时期,顶门的一般都是大型自来石,长条形状的,这东西用行里发明的拐子针可以对付,随后到汉唐两宋时期,顶门的是把头说的石闩,在晚到了元明清时期,顶门的变成了两种东西。

    一种是石球,万历皇帝的墓门后就顶着一个大石球,石球落在凹槽。另一种就是石硝子,小萱形容说像跷跷板。

    石硝子这东西,一头重一头轻,如果石门一扇打开,那石硝子轻的这头,就会被石门自身的重量直接压到地下,地下有个长方形凹槽。

    相反,如果门被关上了,不压着石硝子了,此时重的那头就会把轻的这头自动翘起来,刚好从内部顶死了石门。

    这就是古代修墓人的智慧,是全自动防盗门装置,由于造型简单,材质坚硬,过了七百多年依然运转正常。

    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当初的人能设计出来这东西,现在的人就能给它破掉。

    把头喊话,他让小萱坐在石硝子轻的那头上,看能不能给它压下去,压进地下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