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1979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或广场公园,时常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

    一帮年轻人提着手里的录音机,得意洋洋的招摇过市。

    越是引来好奇的目光,越是能走出二五八万的步伐。

    地球是圆的,历史也是要还的。

    就像当初贸然打乱这帮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一样。

    如今,这帮人的各种神操作,也同样令这座城市格外膈应。

    但,甭管怎样,内地的“邓丽君热”也是由今年开始冒头了。

    她的出现并非偶然,打去年起,录音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商,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各大学校用于教学的录音机,也不再实行专项报批手续。

    1979年初,商业部组建的赴香江考察小组,以每台90港元的价格,购买了1万台盒式收录机。

    运回燕京后,定价每台200元人民币出售。

    开卖的第一天,燕京百货商场里的柜台直接被挤得稀碎。

    下班的时间早已经过去,浦江电视台的台长古铮铮仍坐在办公室里聊电话。

    “块头不大,和年初的款式一样,”远在燕京电视台的周也明,在电话那头说道:“我一共就搞到5台,给你寄两台过去。”

    “这么大方?”古铮铮抓着电话线笑道:“家里其实也有一台录音机,就想再添一台小点的,给孩子用的嘛,大了不方便。”

    “你先别误会啊,一台是给你的,另一台是给江山的。”

    “小江?”

    “对,”一说道江山,周也明不知不觉就笑了出来: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上次他上台里来时,好像挺喜欢办公室的电风扇,这次我也给他寄去一台。”

    “哦?”

    “到时候连那台录音机,你一块帮我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