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放眼全国,如今连几本像样的科学方面书籍都没有。

    李谕在北洋武备速成学堂上课之所以还是使用板书,然后由吴佩孚整理笔记,也是因为没有中文教科书。

    现在中国所有的理工类教科书都是外文。

    毕竟如今好翻译太少了,文学作品都翻译不好,更遑论高深的数学著作。

    而且这种情况往后几十年都是常态。

    所以近代中国的科学家们英文(或者其他外文)一个个都好得出奇,实在是被逼的。

    当然了,在李谕曾经的时代,理工类学生英文也是必备工具。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呀!

    天津占了港口近的便宜,收到海外邮件的速度也最快。

    这天傅增湘又找到李谕,“托唐绍仪道台的委托,从港口恰巧看到一个你的海外包裹,截下来专门拿来。”

    李谕看了看发货地址,是从斯德哥尔摩寄过来,打开后,里面是厚厚的二十几本第二版《分形与混沌》。

    这些书漂洋过海,运费都要比书本身高不少,所以列夫勒干脆一次性尽可能多寄了些。

    傅增湘看到包裹中竟然是书籍,好奇道:“这就是先生震惊西洋的学术著作?”

    李谕说:“是我写的。”

    傅增湘说:“我可是个超级书痴,能不能用一本古籍与先生换取一本?”

    李谕知道他是个大藏书家,笑道:“我送先生一本就是。”

    傅增湘摇摇头:“在我们藏书圈里,相互馈赠交换是常有的事,我怎么能白拿先生的书,更何况又是一本扬我国人精神的书。”

    李谕说:“只可惜此书是英文版,要不回头我找书社刊印一批中文版给伱。”

    傅增湘说:“没有关系!实话说,一来我的双鉴楼中目前尚无外文原版书籍;二来即便是中文版本,我也根本看不懂。”

    “说的也是,”李谕取出一本书送给他,“那就直接给你英文原版吧。”

    傅增湘接过书,反正也看不懂内容,所以并不着急翻阅,而是看起了书籍本身,他说道:“好奇怪,这本书的书脊竟如此薄,似乎并没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