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余躬身拱手道:“是,王爷。属下告退。”

    北余离开书房,宣王再次陷入沉思。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他与墨竹镇的关联,不能让父皇发现任何破绽。还有被盗的账本和信件就像定时炸弹,一旦内容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觉得必须提前策划好应对之策,并重新规划下一步棋局,以稳中求胜。

    宣王独自在书房中深思,手指一下一下有节奏的敲着桌面,突然脑海中想到了他的母妃,他敲着桌面的手指也跟着停了下来,或许…,他可以借进宫探望母妃的机会,然后巧妙地旁敲侧击打探消息。

    翌日,宣王带着满心疑虑进宫了,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焦虑。他知道自己此行进宫的最大目的,是打探父皇对墨竹镇事件的追查还有没有其他发现?或父皇下一步举措?更重要的是,父皇是否对他有所怀疑。

    勤政殿前,宣王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缓缓步入大殿。老皇帝坐在龙椅上,神态安详,目光深邃,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宣王跪下行礼:“儿臣拜见父皇,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皇帝微微颔首,声音沉稳:“翊儿,你今日进宫,有何要事?”

    宣王表面上显得低调温顺,然后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已许久没进宫来觐见父皇和探望母妃了,所以今日特地前来拜见”

    皇帝听了宣王的话,慈祥地笑道:“翊儿啊,你的孝心和学习之心,让朕深感欣慰。你一直以来的忠诚和努力,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宣王心中一动,于是他谨慎地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墨竹镇发生了贪腐事件,心中甚是忧虑。儿臣深知父皇英明神武,必能妥善处理此事,儿臣抱着学习之心,想听听父皇的看法。”

    老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淡淡地说:“翊儿,你关心国事,朕心甚慰。墨竹镇之事,朕已暗中派人调查。朕相信,真相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

    宣王心中一紧,他见父皇不愿透露半点追查墨竹镇的信息,但他仍不甘心,于是试探道:“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不知父皇可否让儿臣参与调查此事?”

    老皇帝目光如炬,他深深地看了宣王一眼,然后缓缓地说:“翊儿,你的心意朕领了。但此事涉及甚广,朕已有妥善安排。你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务,便是为朕分忧了。”

    宣王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老皇帝的决策不可更改。他只得再次行礼:“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老皇帝目送宣王离去,心中却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无奈的叹了口气,苦涩地笑了笑,对一旁的季公公说道:“老季啊,宣王确实是个聪明、冷静、有头脑的人,但他此次进宫,显然是来打探朕对墨竹镇事件的了解程度,有没有对他产生怀疑…。他最终还是没能沉得住气啊。”

    老皇帝说罢,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无奈和痛心的神色。

    季公公见状,急忙轻声安慰道:“皇上…”

    但老皇帝挥手示意季公公不必多言。季公公迟疑了一下,最终选择了沉默。他心想,或许让皇上静一静,也是好的。

    伶妃得知宣王要进宫探望她,她脸颊绯红,容光焕发的从寝殿步出到外殿来迎接,她那样子看着宛如16岁的青春少女一般,心中的欢喜掩饰不住。

    但跟着一起从寝殿出来的还有太尉臻世昌。不过,在宣王尚未抵达外殿之前,太尉已从隐蔽的侧门离开了伶妃的宫殿。

    宣王走进外殿时,眼角余光正巧捕捉到隐蔽侧门处有人影和衣袂一闪而过。他确信自己没有看错,那是一个男人的身影。他心生疑惑,为何会有其他男人出现在母妃的宫殿,并且从那个隐蔽的小门离开。他站在那里,凝视着那扇侧门,心中满是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