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玩,也要玩的开心,而不是花费时间在没有用处的“白日梦”中,幻想能够一夜成神。

    说实在话,顾念在真正十五六岁的时候,也曾做过这样的白日梦,仿佛只要看看小说,自己就可以成为里面呼风唤雨的主角,以此来安慰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顺。

    下午的计划差不多相同,顾念迅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A4纸上面一下子变得满满当当,黑色的墨水浸入纯白的纸上,力透纸背,证实了当前人的众志成城。

    顾念把这张计划表贴在墙上,这样自己只要一起身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计划的最后,顾念还摘抄了一本书上的文字,是有天中午在学校藏书阁中看书看到的,觉得挺有意义,就记了下来。

    我们没有理由说辛苦,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为坚持的事情努力,看到自己的进步,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正因为这些辛苦,才让人察觉到白驹过隙,才知道自己没有浪费光阴。

    还有一句话,是在读书广角架子上的一篇学生文摘中看到的,顾念只记得大概的意思,它上面是这样说的。

    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

    海边不一定要夏天才能去,唱歌也不是歌手的专利,我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分时间,也不看天赋。如果我只有三分的天赋,我愿意从现在开始,花七分的努力,去做十分的自己。

    顾念觉得这样的话是非常有力量的,能够给予人们激励的文字。

    她又想到自己选择不告诉江星辞,江叔叔为何从来不提他的妈妈的真正原因,甚至于想着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抹掉这一层难堪的旧事。她想为他建造一个乌托邦世界,以此来保护一个男孩子对于母亲的美好幻想。

    可是当读过那句话后,顾念觉得自己不应该去欺骗自己最好的朋友,哪怕是为了他好,可能江叔叔也在等待一个机会,能够云淡风轻、毫无负担地讲出他的妈妈抛弃他的事实。

    相信在那个时候,江星辞会慢慢接受的,一定可以的。

    江小少爷在顾念眼里,确实是个除了年龄比她小,其他任何事情都做的接近完美。

    到了晚上八点,爸爸妈妈才回到家,看来是又加班了。

    每次看到他们筋疲力尽的状态,顾念都想给他们的上司“寄刀片”,不过也仅仅只是在心里发个牢骚,毕竟还是要靠工作赚钱呢!

    反正在这方圆一百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后来所说的“社畜”,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和家庭,谁也不能说谁功利。

    “念念啊,这一周在学校待得怎么样啊?有没有交新朋友?学校餐厅的饭菜合不合胃口?学习跟得上吧……”

    一进家门,顾念的母上大人木婉慧就开始输出一大串问题,顾念有时候都觉得她妈妈不应该做政府公关人员,而是去做销售,那指定是全公司的销售冠军。最好笑的是,她妈妈经常说话还会一句话一句话地换音调,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曾有段时间特别喜欢Rap,还是那种有旋律的“高级”Rap。

    顾念看到这一幕,瞬间觉得心里特别温暖,就好像本以为自己在孤独地战斗,转身却发现还有家庭这个永恒的港湾。

    虽然父母无法陪着年少的我们经历着外面的一切,但是他们一定是最最关心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