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嫉其才,恨其不能为东吴所用

    还是因为周瑜的人设!

    易青听了也就不奇怪王福林给他打电话,非要让他过来一趟参与剧本讨论了。

    现在参与剧本改编的众多编剧,倾向于按照《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对于周瑜这个人物的描写来塑造这位东吴的大将军,而历史学家则偏向于正史当中那个风流儒雅,雅量高致的周公瑾。

    王福林现在也是举棋不定,建组的时候,虽然已经定下了要以演义为基础,正史为参考的改编方针,但是周瑜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该怎么塑造,他一时半会儿也是决定不了。

    易青当初曾和王福林一起讨论过周瑜这个人物,王福林想起来就把易青也给叫了过来。

    对于编剧们的想法,易青能理解,毕竟《三国演义》的主导思想就是抑曹扬刘,以刘汉为正统。

    刘备集团的人物自然都是正面角色,而与周瑜相对应的诸葛亮,其地位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关张,所以,贬低周瑜,正好可以衬托诸葛亮,让诸葛亮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

    “其实,我倒是觉得大家考虑的不无道理,就是有些偏了,要衬托诸葛亮,也不一定要贬低周瑜。”

    这怎么说?

    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要是不贬低周瑜的话,这些情节怎么拍?

    要知道整部《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这一部分,最精彩就是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斗法,连曹老板都成了陪衬。

    “我的意思是,大家可以跳出这些原著当中的故事,只是单纯的想一下,周瑜之所以几次三番的要加害诸葛亮,真的只是因为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

    什么叫一语点醒梦中人,易青一句话,这些天为了周瑜人设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脑袋都晕乎乎的编剧和专家们,顿时有了一丝明悟。

    对啊!

    为什么一定要单纯从周瑜气量狭小,嫉妒卧龙之才来考虑呢?

    “其实原著中有过描述,诸葛亮也曾对刘备说过人言周公瑾嫉吾之才远胜于他,非也,其所恨乃亮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耳。”

    现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都是说周瑜嫉贤妒能,因为诸葛亮才高志广,心生嫉恨,这才屡次加害,还把“既生瑜,何生亮”给解读成,周公瑾临死还是不能放下心中的怨恨。

    暂且抛开正史,只看演义当中的描述。

    罗贯中笔下的周瑜真的只是因为妒贤嫉能,就去加害共同抗曹的盟友吗?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