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野战军主攻的一兵团向敌人发起总攻,李勇和独立旅还是被郭鹏军长、王恩茂政委放在了军预备队的位置,不管愿意不愿意,该当还得当。

    郭军长对来军部请示任务的李勇和王成德说了,你们独立旅是咱二军的王牌,那能轻易使用,不过,也不用着急,这么大的战斗还怕没有你们用武之地吗?

    还真让郭军长说对了,胡宗南的中央军确实不是纸糊的,拼起命来也有战斗力,国民党的军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防御战和阵地战打的好,客观地说,国民党军队中的正规军在战术上要比一般的解放军部队好一些。

    十二日下午,隶属于一兵团的军属炮兵、师属炮兵一起开火,炮火打的天崩地裂,西北野战军再也不是几年以前把几发炮弹当宝贝的穷光蛋了,经铁路运过来的炮弹足够打一个大战役。

    在炮火掩护下,一兵团所属的三个军一起发起了攻击,呐喊声惊天动地,大兵团作战,攻击的人群如潮水一样,独立旅所在的第二军在第一时间面对国民党中央军的二十四师发起了突击。

    这就是战场上的指挥艺术,是彭老总和野战军首长们的高明之处,也是掌握战役主动权的好处,一野的总兵力和胡马联军差不多,但战斗打响后,在局部上解放军却在兵力上占了绝对的优势。

    第二军有三个主力师加上一个独立旅,总兵力是国民党中央军二十四师的三倍还不止,用几倍于敌人的兵力进行突击,打起来是相当占便宜的。

    解放军一贯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一野战军在总兵力与敌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用少部分的兵力(十九兵团大约十万人)牵制住青、宁二马的军队就相当于集中了优势兵力对付胡宗南的中央军。

    面对敌人五个军的集团配备又选择了其中的三个军(38、65、119),在局部上则是用一个军对付一个师,这就是说,我军虽然总兵力与敌人相差不大,但在具体的战斗中却能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上的绝对压倒性力量,不贪多,一口一口吃下去,积小胜为大胜,只要达到战役目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亚柏镇,国民党军二十四师防区,在解放军第二军的猛烈攻击下,整个亚柏镇上的国民党守军是一片惊慌,各级官兵嘶喊着到处乱串,就跟要天塌地陷了一样,但不得不说,国民党的中央军决不是什么都不如的软蛋,也有过人之处。

    这个过人自处就是国民党守军的防御工事做的非常好,在整个亚柏镇的外围都被国民党二十四师的各种防御工事围上了,堑壕、掩体、地雷阵、铁丝网,连环地堡群,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一样。

    而第二军的指战员们要想突破敌人的各种工事就不可避免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为手头上有独立旅这个预备队的存在,二军的郭鹏军长用三个主力步兵师对国民党二十四师的阵地发起了猛攻,战斗一开始就打的非常激烈,三个主力师一起投入让二军攻击的兵力显得非常雄厚,在炮火准备过后,从突击地段伸出了无数的攻击部队,向前攻击前进。

    国民党二十四师的士兵在各级军官的吆喝下,从各种工事里爬出来,用手里的轻武器开火,对二军攻上来的部队拼命反击。

    西北野战军的炮火比以前厉害太多了,炮弹也足够,但是要想把敌人的工事完全破坏却还达不到,因此在炮火延伸以后所要面对的就是从各种工事里跳出来的国民党守军了,战士们组成了无数的突击小队,用手榴弹,用炸药包,用爆破筒向前突击开路。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民党守军的防御工事给攻击的部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这些构筑的工事是连环设计的,相互间构成了交叉火力网,没有死角的火网让攻击的二军战士们伤亡猛的增加了。

    二军的每一个爆破小组都由三名战士组成,面对敌人的交叉火力,爆破小组一个接一个倒在了冲击的半路上,后面负责掩护的战士们眼睛都要红了,因为冲上去的爆破小组里的战士都是挑选出来的,是部队里的战斗骨干,他们的大量伤亡让人揪心。

    掩护的战士们玩命的开火,想把敌人火力压制下去,给冲上去的战友创造机会,但战场也是残酷的,敌人的各种碉堡和工事的枪眼都是外大里小的设计,从里面向外射击很方便,可是要想从外面把里面的人封锁住就很费劲了,为了炸掉一个火力点,攻击的部队每次都要付出几个爆破小组的代价,有的时候连着损失了几个爆破小组也不见得就能攻上去,牺牲战士们的尸体在攻击的线路上随处可见。

    越来越大的损失让攻击部队的干部战士们有些急噪了,大家喊着要冲上去和敌人拼命,好在二军的指挥员里有很多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战士,在他们的指挥下,部队稳住了。

    情况反映到军部以后,郭鹏军长让大家耐下心来,打仗哪有一帆风顺的,咱们二军什么样的困难没遇到过,困难有,麻烦大,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是用牙齿也要把敌人啃下去。

    经过一番调整以后,二军的突击部队改变了猛打猛冲的战法,每攻击一个要点都要用上几支部队,有负责爆破的,有掩护的,有支援的,还有负责牵制别的碉堡的火力的,你们国民党守军的阵地用交叉火力网对解放军进行封锁,而我们就用佯攻大多数,猛攻其一点来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