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四章:赵真善的高光时刻(1/2)
随着湖畔学社的金钱开路,江西的上下官吏果然没几个经得住考验。
虽然江西的问题稳住了,但浙江特别是杭州内部却公开了一个事情,只有加入湖畔学社,商品才可能能在江西乃至其他地方畅通无阻。
湖畔学社,以前是俱乐部邀请制的小团体。好多外地商会都在跟这个杭州本地的小圈子打擂台呢。
现在这一出,湖畔学社的执行力,让大家不得不屈服,好些原本看不上湖畔学社的各类商贾士绅也开始主动要求申请加入湖畔学社。
赵真善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有这么受到传统正道士绅欢迎的时候。
要知道,在之前,赵真善在本地人的眼中形象真的不算什么正面。多数正经耕读传家的老士绅基本是绕着走的。属于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货色。
哪怕去年赵真善一直积极捐钱做慈善,这个善人形象也就在流民等外地人那里立起来了。在老士绅这里,还是那样。这点假仁假义骗得了流民,可骗不了精明的他们。
现在,没想到就一个江西的市场限制,就把这些清贵的书香门第给逼得屈尊上门了。
作为一个堪堪就是童生的赵真善,心里暗爽得不得了,仿佛一辈子卑躬屈膝,终于站起来了一样。
“今日又有几家投递拜帖?”
赵真善带着玳瑁,细细看着过往几天拜帖上的各种文人敬词的花样翻新,确实是难得地享受了一把。
其中一个连“方家”这个词汇都用上了。要不是赵家管家是个秀才,赵真善还真找不到人及时问清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毕竟谁家的宅院不是四四方方的呢?
原来一问才知道,这“方家”是指有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总之是个顶好顶好的词儿。
既然这些文化人都说自己是有学问有道德修养了,赵真善也仿佛这么觉得确有其事起来。
“回老爷,今日只有两封了,都不是什么大家族。”
听到管家这句话,赵真善知道差不多了,于是赶紧又跑去高翰文那里问个指示。临到门口还回头让管家赶紧趁天黑前去买书。不拘是什么书,至少要在书房里面堆满一面墙的书架才行。
这话却是便宜了一直以来蹲在赵府门口的众多临时帮闲。
“活少、工时短,工资还高,除了赵大善人这儿,找不到如此划算的活计了”
---------
“哟,许大人、王大人,你们也来见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