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完全就是士大夫与老赵家共天下,所以从开国之初就确立了文官政治。

    至于蒙元…

    汉人属于下等人,统治阶级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所以自然就没有叫得出名字的贤臣了。

    但是明朝洪武年间就不一样了。

    明朝虽然也重文轻武,但是在洪武、永乐年间的情况又完全颠倒过来。

    倒不是说武将的地位要比文臣高多少,但是最起码是平起平坐的。

    特别是在洪武一朝。

    能够青史留名的武将特别多,比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

    但是文臣也就那么几个了。

    名气最大的当属刘基刘伯温,但是他不但爵位低,仅仅受封伯爵,而且早在洪武4年就辞官归隐了。

    民间一直传说在洪武八年的时候被胡惟庸下药毒害。

    不过刘基到底死没死,到现在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至于李善长。

    确实有贤臣的潜质。

    不过因为私心太重,功成名就之后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所以早早就被朱元璋猜忌,早就已经处于半隐退状态了。

    其他诸如胡惟庸、汪广洋、宋濂之流。

    除了胡惟庸因为洪武四大案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还不是好名声),其他两个人的名气就小得多。

    就比如此时的奉天殿内,虽然文武百官几乎将这座大殿都给塞满了,但是让叶瑾来到现场,武将他估计能认识不少,但是文臣的话估计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这就是洪武一朝文官的境遇。

    别以为老朱杀勋贵狠。

    但是老朱杀起文臣来,更是狠上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