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前,甚至是之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大炮巨舰主义基本上是所有国家的主流思想。航母和舰载机的空中力量被认为是以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舰队决战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力。

    因此各国军舰对防空的重视程度有限,包括美国在内。直到珍珠港偷袭事件发生之前美国的主力战舰对空火力还是老式单管5吋手动装填炮+射速捉急的28mm芝加哥管风琴+12.7机枪,而且数量极其感人。

    厌战号虽然经过了两次现代化改造,可在防空火力方面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防空主力还是4座8联装40毫米自动化砰砰炮。炮座运动采用电动模式,还有指挥仪操作,可以随着指挥仪进行同步运动,实现火力的最大集中。每门火炮有一个巨大的弹药箱,里面装140枚炮弹,初始火力简直逆天,持续不停射击可以坚持73秒。

    这玩意乍一听很牛叉,8联装啊,一开火就是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吧?

    但是实际上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砰砰(pompom)只是它的俗名,砰砰炮是指40毫米39倍径高射炮,在军队里的型号名称是QF2poundMkVIII,即海军的八型两磅速射炮。

    40毫米39倍径,也就是炮管的长度仅仅一米半多一点;而大名鼎鼎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是60倍径,是砰砰炮的近两倍。

    要知道基本上不管是什么炮,在不考虑炮弹的情况下,决定它射程和威力的只有两个因素:倍径和口径。炮管越长,越有利炮膛内高压气体对炮弹的作用时间,使炮弹的初速越大,射程也越远。

    而炮管长度仅仅一米半多一点的砰砰炮,理所当然的拥有非常坑人的初速以及异常诡异的弹道;弹丸散布面很大,无法做到持续精确跟踪一个目标。于是原本设计中的八根炮管交替射击保持火力延续性的方案被取消,为了保证命中目标,只能提高一次发射中投送出的火力密度。用数量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八联装砰砰炮变成八根炮管同时发射炮弹,每根炮管射速一秒钟两发,只能打出一团一团分散的弹幕,无法打出原本设计时构想的那种弹墙。

    而且打完140枚炮弹之后就歇菜了,要把弹药箱重新补充满,这活可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因此八联装版本的仅炮手就有十几人,他们负责搬运炮弹、射击、通讯以及复装弹药等。

    至于英国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坑爹的防空炮,一是防空的重视程度有限,二是一战时代大量生产了这种炮弹,足足有上亿发,想都给换了真是没那么多钱。

    不过普尔曼.库克并没有太过担心,作为一名经历了上一次大战的海军老兵,他并不觉得这些德国海军航空兵能给他的舰队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他脚下的这艘可是战列舰,甲板下面是超过十厘米厚装甲钢板,这些装甲是为了进行大口径火炮炮战时确保战舰安全设计的!然后再下面是无数的水密舱还有钢板隔断,弹药库还有加强的装甲保护着,这个战舰可以说是一座飘在海上的钢铁堡垒——怎么可能被小小的舰载机击沉?

    “全速全进!”他现在只想找到德国舰队将其全歼!“给本土发电报,请派遣侦察机搜索德国舰队的位置。”

    天空中,雅尼克看着英国舰队转向,疑惑的嘀咕道。“他们这是想去找我们的舰队?”这舰队指挥官是深井冰啊!他们的舰队在200公里之外,就算这些英国舰队以30节的速度狂飙,也得追个三个多小时;而且这些家伙也没有侦察机,怎么可能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个舰队?

    就在这时他看到下面那些英国战舰突然冒起很多白烟,正纳闷这是什么情况,远处的天空忽然炸开了一团团黑色的云团。

    “!!”原来是英国舰队的防空炮开始射击了。

    不过雅尼克并不怎么害怕。

    要是战列舰对战列舰,他也许真的会害怕。可现在是机群对战舰,他知道现在的高射炮的效率有多低,据后世统计,二战时88毫米火炮平均每8500发打下一架飞机。105mm口径火炮每6000发打下一架飞机,128口径火炮4200发打下一架飞机。因为口径越大的火炮发射更大口径的炮弹,在空中爆炸威力更大,对路过的轰炸机杀伤效果更好。

    最重要的是现在可没有防空大杀器无线电近炸引信,如果他真倒霉到会被高射炮击中,恐怕也活不到现在了。

    “攻击开始,目标厌战号!”空中指挥官下达了攻击的命令。“鲣鸟A组,海百舌A组!开始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