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E^Z.看^书.首^发↘输入地址:Μ

    张仲景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

    张仲景的这一举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感恩戴德,后来时间久了,便慢慢地形成了惯例。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

    有的时候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

    传闻之中,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

    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

    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张仲景不是神,虽然他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

    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五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二百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以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

    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一个当时主流社会的异类,在张仲景写的《伤寒论》的序中,可以看到他那字里行间显现出愤世嫉俗的悲叹。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一致奉为经典著作。但在当时可能是名声不彰,因此正史中没有他的地位。

    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时候,参照了《汤液经法》等等前经方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