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听着这些,魏公公却不敢插话,甚至渐渐将头低了下去,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些事情并不是他能知道的,皇帝之所以说,除了信任的原因外,还是想要找人倾诉,同时想让魏公公将这些话记下来,日后点醒、提示下一任皇帝。
“而且,很多事情,想要做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更无法勇猛精进,反而要迂回、曲折,在各方的妥协中前进,朕刚登基的时候,看着那些因循守旧的大臣,觉得他们太过保守,但后来才明白,这些大臣或许也有私心,但也并非对大瑞漠不关心,这里面的度,着实难以把握。”
说着说着,李坤的眼神略有迷离,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可惜,当时并不了解,一意支持新党,如今却是让大瑞陷入了党争之中,即便有朕在其中平衡,异论相搅,但终究是留下了隐患,这些也不知太子能否明白。”
他微微叹气,然后笑道:“为君者当仲裁百官,而非被百官之言牵着鼻子去走,朕刚登基的时候,重德行胜过才干,但这为官毕竟不是为学,有的时候私德不应作为主要考量,更不应一人私德败坏,就拿那张厚来说,其人虽然风评不佳,但为官做事比许多清廉之官却要更胜一筹,况且这样的人更容易掌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畏惧。”
想到这里,李坤话锋一转:“这些话,我也前前后后,或多说少的给太子说过,但他却没能明白深意,只是知晓了皮毛,而且流于表面,看不清实质。”
他看着魏公公,道:“前两年,我曾经对他说过,邱卿其人,志不在官场,但亦不该怠慢,当时时在意,是指望日后邱卿为太子之臂膀,大为倚仗,让他不可太过依赖,却没有料到,他被人稍加挑拨,就生出要敲打邱卿的念头来了,这邱卿是他一个孩童就能敲打的么?就算是朕,也只能以恩情待之,可他倒好,只是看了表面……”
说到这里,李坤心中有气,语气不知不觉就重了许多。
听到这里,魏公公却要表态了:“太子如今已经有所变化,如今更是对邱尚书礼遇有加,很是推崇。”
“哼!”李坤却忍不住冷哼一声,“他自然是要推崇的,他做的那些事情,以为能瞒过谁?想要让邱卿出丑,结果找的那些人,连邱卿的弟子都远远不如,最后连自己都被说的哑口无言,然后心悦诚服,只是前倨后恭,这样的人,邱卿如何能轻易原谅,现在是朕还在,若是朕不在了,这朝廷再也无法维系与邱卿的人情,那时他挂冠而去,一心为学,就是我大瑞天大的损失!”
也是说,李坤越是来气,看的魏公公心惊胆战,有心要提醒,但李坤哪里不知,摆摆手止住其人,道:“大伴,刚才太医的话,你也都听到了,朕的这条性命,不知何时便要归去,朕自问无愧于祖宗了,但唯一担心的就是死后的事情,这些话今日不说,说不定日后就没有机会说了。”
听闻此言,魏公公越发悲伤,却也知此言不假,如今李坤的身子太弱,就连让武修之人给他过渡元气,用以强身健体、续命,都不可为,反而有可能刺激其最后一点潜能,成就油尽灯枯、回光返照之相。
这和当初不同,当初李坤魂归天外,魏公公与另外的武修高手,以气血补充,维持的是尸体的生机和活力,那人魂不在,就是死了,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当然不用考虑许多,但现在故技重施,就是害人了。
好在李坤随后喘息几息,将那气息理顺后,面色好转,就问道:“大伴,你可知道邱卿最近提的以战养战之策?”
魏公公点头道:“老奴知道,是南洋那边有人屠戮中土苗裔,当地的土王派人过来求援,邱尚书力主出兵,劫南洋土人之粮,供养天朝大军,为日后平定屋脊之地做好准备!只是朝中大臣认为此举有违圣人教化,大为反对。”
“他力主出兵是假,想要借机扩大水军,这话他从前也给朕说过几次,甚至还特地拿了几张图纸,上面尽数都是造船之法,但朕却没有准,大伴可知为何?”
“老奴不知。”魏公公岂会不知,只是有些事情不能由他来说。
李坤微微一笑,道:“半年前,马老相国病重,然后请辞了宰辅之位,那位置当时朕曾想让邱卿来坐,后来却让给了岑帛,就是考虑到朕命不久矣,将这样的机会留给太子,同样的,这扩大水军的事情,也要由他来做,朕本来还担心他心有抵触,但如今却对邱卿之学推崇备至,想来日后邱卿之议,他应会遵从些许时日。”
听到这里,魏公公又要再说,却还是被李坤抬手摇了摇头:“你不用替他分辨,太子的性子我岂能不知,耳根子软得很,被人一说,很容易就会让念头有变,所以对邱卿不会永远遵从,等他心起他念之时,也就是邱卿辞官之日了,可惜啊。”
魏公公忍不住就劝道:“以邱尚书之才学,就算只留朝堂十年,也足以造福天下了。”
李坤摇头道:“朕自然知道,朕担心的不是朝堂留不住邱卿,而是邱卿归于田园之后,专心为学,那知行之道流传天下之时,怕是朝廷再也难以掌控了。”
“而且,很多事情,想要做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更无法勇猛精进,反而要迂回、曲折,在各方的妥协中前进,朕刚登基的时候,看着那些因循守旧的大臣,觉得他们太过保守,但后来才明白,这些大臣或许也有私心,但也并非对大瑞漠不关心,这里面的度,着实难以把握。”
说着说着,李坤的眼神略有迷离,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可惜,当时并不了解,一意支持新党,如今却是让大瑞陷入了党争之中,即便有朕在其中平衡,异论相搅,但终究是留下了隐患,这些也不知太子能否明白。”
他微微叹气,然后笑道:“为君者当仲裁百官,而非被百官之言牵着鼻子去走,朕刚登基的时候,重德行胜过才干,但这为官毕竟不是为学,有的时候私德不应作为主要考量,更不应一人私德败坏,就拿那张厚来说,其人虽然风评不佳,但为官做事比许多清廉之官却要更胜一筹,况且这样的人更容易掌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畏惧。”
想到这里,李坤话锋一转:“这些话,我也前前后后,或多说少的给太子说过,但他却没能明白深意,只是知晓了皮毛,而且流于表面,看不清实质。”
他看着魏公公,道:“前两年,我曾经对他说过,邱卿其人,志不在官场,但亦不该怠慢,当时时在意,是指望日后邱卿为太子之臂膀,大为倚仗,让他不可太过依赖,却没有料到,他被人稍加挑拨,就生出要敲打邱卿的念头来了,这邱卿是他一个孩童就能敲打的么?就算是朕,也只能以恩情待之,可他倒好,只是看了表面……”
说到这里,李坤心中有气,语气不知不觉就重了许多。
听到这里,魏公公却要表态了:“太子如今已经有所变化,如今更是对邱尚书礼遇有加,很是推崇。”
“哼!”李坤却忍不住冷哼一声,“他自然是要推崇的,他做的那些事情,以为能瞒过谁?想要让邱卿出丑,结果找的那些人,连邱卿的弟子都远远不如,最后连自己都被说的哑口无言,然后心悦诚服,只是前倨后恭,这样的人,邱卿如何能轻易原谅,现在是朕还在,若是朕不在了,这朝廷再也无法维系与邱卿的人情,那时他挂冠而去,一心为学,就是我大瑞天大的损失!”
也是说,李坤越是来气,看的魏公公心惊胆战,有心要提醒,但李坤哪里不知,摆摆手止住其人,道:“大伴,刚才太医的话,你也都听到了,朕的这条性命,不知何时便要归去,朕自问无愧于祖宗了,但唯一担心的就是死后的事情,这些话今日不说,说不定日后就没有机会说了。”
听闻此言,魏公公越发悲伤,却也知此言不假,如今李坤的身子太弱,就连让武修之人给他过渡元气,用以强身健体、续命,都不可为,反而有可能刺激其最后一点潜能,成就油尽灯枯、回光返照之相。
这和当初不同,当初李坤魂归天外,魏公公与另外的武修高手,以气血补充,维持的是尸体的生机和活力,那人魂不在,就是死了,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当然不用考虑许多,但现在故技重施,就是害人了。
好在李坤随后喘息几息,将那气息理顺后,面色好转,就问道:“大伴,你可知道邱卿最近提的以战养战之策?”
魏公公点头道:“老奴知道,是南洋那边有人屠戮中土苗裔,当地的土王派人过来求援,邱尚书力主出兵,劫南洋土人之粮,供养天朝大军,为日后平定屋脊之地做好准备!只是朝中大臣认为此举有违圣人教化,大为反对。”
“他力主出兵是假,想要借机扩大水军,这话他从前也给朕说过几次,甚至还特地拿了几张图纸,上面尽数都是造船之法,但朕却没有准,大伴可知为何?”
“老奴不知。”魏公公岂会不知,只是有些事情不能由他来说。
李坤微微一笑,道:“半年前,马老相国病重,然后请辞了宰辅之位,那位置当时朕曾想让邱卿来坐,后来却让给了岑帛,就是考虑到朕命不久矣,将这样的机会留给太子,同样的,这扩大水军的事情,也要由他来做,朕本来还担心他心有抵触,但如今却对邱卿之学推崇备至,想来日后邱卿之议,他应会遵从些许时日。”
听到这里,魏公公又要再说,却还是被李坤抬手摇了摇头:“你不用替他分辨,太子的性子我岂能不知,耳根子软得很,被人一说,很容易就会让念头有变,所以对邱卿不会永远遵从,等他心起他念之时,也就是邱卿辞官之日了,可惜啊。”
魏公公忍不住就劝道:“以邱尚书之才学,就算只留朝堂十年,也足以造福天下了。”
李坤摇头道:“朕自然知道,朕担心的不是朝堂留不住邱卿,而是邱卿归于田园之后,专心为学,那知行之道流传天下之时,怕是朝廷再也难以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