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府里的大事小情,他装不知道,不参与。

    要说让杨明远舍得花钱的。

    一个是他的亲侄儿。他给安排进京城最好的启蒙学堂,花了不少钱。

    一个是拜访过奉天地区留在京都的几位进士新家,手里拎的礼物并不比旁人差。

    惹得那几位埋怨他,说你的情况我们是知晓的,我们都有族里帮忙,你没有,又才安家置地,为何要如此破费。

    最后一个就是千里马京城分镖来了宋九族的人,他才会买些鸡鸭鱼肉,让老娘给在家做好了,他给送去。

    每七日,明远都会抽空去镖局看看,盼望着能收到宋福生的书信,却一直没有收到。

    这位杨状元的情况,许多有心的官员都看在眼里。

    孟大人作为这届科举的座师,认为自己于情于理都应叫新状元来府坐坐,也是越观察越发现杨明远对他脾气,有提携之意。

    看中了这位学生眼下还和科举前一样,听说,日日下衙拎着从翰林院借读的书籍,在衙门里也是无事就看书,能沉下心来做学问。

    奈何新状元从不回应,一次两次下来,孟大人就觉得老脸挂不住了。

    之后,翰林院的某些官员就开始有意无意的挖苦杨明远,有了这样的话:

    咱们新状元用心良苦认下老师,本想贴着边当徒孙,就是一直也没有被召到里间啊,(里间才是有资格伴在皇上身边的地方)真徒孙怎么会做着杂事?

    呵呵,真正的天子门生在会宁当六品做知县哪,那位当初要是被留在翰林院,早就被皇上叫进去了。

    类似的话非常多。

    不服杨明远状元之名。

    认为杨明远是扒着有状元之才的宋福生,才有的今日。

    皇上呢,也没有启用新状元,倒是先用了比杨明远低半级的丁坚。

    其实皇上是考虑到丁坚的背景,想看看世家子到底如何,就将状元晾在一旁,用了探花。

    这就惹的状元身上的闲话更多。

    说白了,还是杨家没有背景,方方面面太差,越了解越鄙夷,心中的瞧不起作祟,有的人甚至不顾及,直接问到杨明远脸上:“杨状元,别匆匆下衙,咱两个比试一场?家父与孟大人故交,可求孟大人给咱二人审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