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近日有些惆怅,源自于从太后处不经意听到的一个消息。
梁国内史空缺之际,梁王刘武刚刚延揽来齐人公孙诡,对他颇为欣赏,打算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得知此事,却严令梁孝王任命韩安国做内史。
离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只剩不到两年了!
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两年后,在公孙诡和羊胜的游说下,梁王便会暗地里派人行刺朝议事件中反对立梁王为储君的十数位朝廷重臣,其中包括当朝丞相袁盎。
虽然经过这次行刺事件,被严厉处罚的梁王从此将不会再有威胁,对刘彻大为有利,但这将导致刘彻登基后朝堂上无人可用,只能任由外戚做大。
而且从朝议事件看得出来,这十数位大臣几乎都是忠君之士,甚至敢明目张胆的对抗太后,逼她放弃插手储君的选择。
无论如何,在刘彻自己培训的人才挑起汉帝国的大梁之前,这批忠臣是需要保住的。
现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皇帝老爹相信并重视这个事件,总不能说自己能未卜先知吧?刘启虽已经认定刘彻是早慧的天才,但绝对不会接受他是能预知未来的妖孽。
刘彻连续几天都花了大量时间用于睡眠,以便能进入脑海的书库中翻阅大量史料,希望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却始终没有半点头绪。
人才!还是缺少人才!必须尽快培养出一批忠心可靠,又有办事能力的手下。
只是好苗子并不好找,卫青现在估计也才四岁多,霍去病更是连影都没有,灌夫是个喜欢生事的二货,不培养也罢。
登上太子之位已有数月,刘彻绞尽了脑汁,也才寻找到三个太子庶子(太子的侍从官,陪读),分别是张骞十四岁,公孙贺十岁,李当户十岁。
两年后,他们还是半大的孩子,不知是否可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父皇,儿臣希望能亲自统领部分太子舍人(宿卫,选良家子孙任职)。”
刘彻直白的向皇帝老爹要求道,反正和老爹都摊牌了,不怕犯忌讳。
刘启眼见儿子打消了顾虑,父子间少了些隔阂,不由心情大好,柔声问道“哦?可是太子门大夫(太子宿卫的首领)陈挺有何疏失?”
“陈大夫一向敬忠职守,行事谨慎。”
刘彻赶紧替陈挺解释,免得平白误人前程,接着道,“儿臣只是希望分出部分舍人,单独练兵,且不再轮番宿卫。”
刘启一听就明白了,刘彻是想组建一支挂靠在太子舍人名义下的亲卫队,由他本人完掌控的亲卫队。
汉朝的太子是没有亲卫队的,所谓的太子门大夫和太子舍人,其实是隶属于宫廷侍卫大头目卫尉的管辖,毕竟不是每个皇帝老子都能对太子完放心。
梁国内史空缺之际,梁王刘武刚刚延揽来齐人公孙诡,对他颇为欣赏,打算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得知此事,却严令梁孝王任命韩安国做内史。
离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只剩不到两年了!
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两年后,在公孙诡和羊胜的游说下,梁王便会暗地里派人行刺朝议事件中反对立梁王为储君的十数位朝廷重臣,其中包括当朝丞相袁盎。
虽然经过这次行刺事件,被严厉处罚的梁王从此将不会再有威胁,对刘彻大为有利,但这将导致刘彻登基后朝堂上无人可用,只能任由外戚做大。
而且从朝议事件看得出来,这十数位大臣几乎都是忠君之士,甚至敢明目张胆的对抗太后,逼她放弃插手储君的选择。
无论如何,在刘彻自己培训的人才挑起汉帝国的大梁之前,这批忠臣是需要保住的。
现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皇帝老爹相信并重视这个事件,总不能说自己能未卜先知吧?刘启虽已经认定刘彻是早慧的天才,但绝对不会接受他是能预知未来的妖孽。
刘彻连续几天都花了大量时间用于睡眠,以便能进入脑海的书库中翻阅大量史料,希望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却始终没有半点头绪。
人才!还是缺少人才!必须尽快培养出一批忠心可靠,又有办事能力的手下。
只是好苗子并不好找,卫青现在估计也才四岁多,霍去病更是连影都没有,灌夫是个喜欢生事的二货,不培养也罢。
登上太子之位已有数月,刘彻绞尽了脑汁,也才寻找到三个太子庶子(太子的侍从官,陪读),分别是张骞十四岁,公孙贺十岁,李当户十岁。
两年后,他们还是半大的孩子,不知是否可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父皇,儿臣希望能亲自统领部分太子舍人(宿卫,选良家子孙任职)。”
刘彻直白的向皇帝老爹要求道,反正和老爹都摊牌了,不怕犯忌讳。
刘启眼见儿子打消了顾虑,父子间少了些隔阂,不由心情大好,柔声问道“哦?可是太子门大夫(太子宿卫的首领)陈挺有何疏失?”
“陈大夫一向敬忠职守,行事谨慎。”
刘彻赶紧替陈挺解释,免得平白误人前程,接着道,“儿臣只是希望分出部分舍人,单独练兵,且不再轮番宿卫。”
刘启一听就明白了,刘彻是想组建一支挂靠在太子舍人名义下的亲卫队,由他本人完掌控的亲卫队。
汉朝的太子是没有亲卫队的,所谓的太子门大夫和太子舍人,其实是隶属于宫廷侍卫大头目卫尉的管辖,毕竟不是每个皇帝老子都能对太子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