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晴天,万里无云,善祭祀

    关家村的人结束了秋收,获得了一个对比同期其他村子优异的收成。

    所以他们特别选在今天开祠堂,感恩神农和祖宗的庇佑,也祈祷来年的收成能更好。

    朴素的农家人,愿望就是这么直白。

    首先,活下去。然后,活的比上一年好一点。

    能这样,余愿足矣。

    村子很是热闹了一番以后,把农具都封存在了祠堂边上的仓库,便吃起了大锅饭,热闹了一番准备回家冬眠。

    耕种,从古至今一直是一向集体活动。

    为什么朝野内外,世家绵延,因为懂得耕种的人并不多。

    而世家却因为经年的积累所以有很多依靠过去的人。

    说白了,就是在大多数没有读过书的人里,世家的人有组织能力,可以组织大家一起耕种,收成更好。

    很多人说朝廷为什么不组织?

    其实以兴文帝为例,他早就下令劝农是重要的考绩。

    各地县令不痛不痒的派些读过几本农书就叫嚣着精通农学的劝农使下来教导老百姓。

    有些劝农使,连当地话也不会说,鸡和鸭讲,那些所谓的先进耕种知识,农民根本没机会真的学会。

    有些本来就是世家的人,宣传的同时夹带私货宣传自家家族也不是没有的事情,民心谁不想要啊!

    另外的也不是没有,但是如大熊猫一样稀少。

    比如关大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前朝一个小世家那里做佃户,才又机会学到些种田的知识,趁着新帝分田的春风在这片土地繁育,最终形成现在的关家村。

    可是如果是另外一些新成立的村子,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谁也不服谁。

    偏偏都觉得自己种田种的挺好的,这个时候就要请周边有“民望”的人来决定,而一般这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会是单纯的庶人。

    世家便一步步积累起了他们的拥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