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渐起,秋菊正盛,西斜的暖阳洒进永安街,格外熙攘热闹。

    锦丰堂中,彩衣华裳的夫人小姐络绎不绝,这里是京城最大的首饰铺子,金钗玉饰,珠翠满堂。

    二楼的梨花木架前,郑姝手提裙角,踩着小碎步紧跟在长嫂王氏身后。

    这些天,她被长嫂关在家里学规矩,受了好一番磋磨。

    王氏出身书香门第,最是体面,讲究女子一言一行皆有章法。

    郑姝虽然一向看不上这一套酸腐沉闷的做派,如今却不得不耐着性子跟着长嫂学,尽量将自己装得温顺得体。

    如此这般,不为别的,只因为她不日将要嫁入东宫。

    赐婚的圣旨三个月前就下了,中秋过后完婚。

    “这几支,劳烦姑娘替我包起来。”王氏纤细的手指划过几支繁杂精巧的金钗,笑问,“三妹,你可还有看中的?”

    “三妹?”她又叫了一声,没听到郑姝的答复,侧身看见本该与她一起挑钗环的小姑子正盯着角落里的隔间,神色狡黠,不知打什么主意。

    王氏顿时有些忍不住了,压低声音:“姝儿!”

    郑姝正在听隔间的动静,闻言一愣,忙讨巧地笑:“嫂嫂,您叫我?”

    “你呀。”王氏无奈地瞪她一眼,看着郑姝娇俏的小脸,又想到是在外面,不忍再说什么,摇摇头随她去了。

    郑姝继续跟着长嫂王氏逛首饰,百无聊赖之际,隔间里由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她跟着父兄在边关长大,打小耳聪目明,耳力不知比旁人好了多少。

    无需仔细去听,隔间里两个女子的言语便一字不落。

    “太子殿下瞧上她,还不是看中了郑侯爷手上的兵权,不然太子妃的位置哪里有她一个乡下丫头的份?”

    “好姐姐,快别气了,”另一道软绵些的声音劝道,“郑姝也就是运气好些,她在穷乡僻壤的地方长大,哪里知晓京城中的人情世故,将来入了东宫,有她受的。”

    郑姝闻言暗中点了点头,对这两个人的话表示赞同。

    确实是这么回事,宫里的套路比京城到边关的官道还长,太子更是深不可测,将来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哼,当年的淮王妃可是没等到大婚就死了,焉知郑姝有没有命活着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