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这会儿也坐不住了,说了两句便匆匆走了。

    也不怪村长会如此焦急,建一座村学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仅仅是建起来一栋房子买几张桌椅。

    还要请先生。

    请了先生之后,虽然束脩可以免了,但是笔墨纸砚也是大头。

    这年头,对于贫贱的农门子弟来说,读书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梦。

    大多数人能勉强识得几个字已经是幸事。

    想供个读书人出来,需举家之力。

    若是谁家能考个秀才出来,那必然是祖上冒青烟,能显摆一辈子的事。

    所以,此刻能够让村中所有娃娃免费入学的村学,简直比过年割了几斤肉回家还要开心一千倍一万倍的事情。

    可想而知,这件事在桃花村里掀起多大的滔天巨浪。

    每个人都清楚,村学所需不菲。

    建学舍,买桌椅这些是一次性消耗,但是请夫子,买笔墨纸张,四书五经等典籍,那可就是长期的消耗了,还是高消耗。

    没丰厚的家底子,谁能长久的支撑下去?

    现在有人牵头,大家都决定咬咬牙支持,有钱的出点钱,有力的出点力。

    毕竟,这是造福村民造福宗族的头等大事,大家自然积极。

    真要是出几个秀才举人进士当官儿的,谁也不可能忘了根,村里这些人总是能沾得了光的。

    如意自然不打算用村里人的钱。

    她赚钱容易一些,准备盖了村学之后,再置下一些田地,田里的收入就用来维持村学的运转,这样村学才能长久地办下去。

    当然,她也不是圣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办村学对于她来说,也是件大大有利的事儿,至少,可以把村里人跟她绑在一条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