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枕汀不觉得和尚庙里有什么值得游赏或可供消遣的。
他对佛寺的印象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萦绕着一股浓郁的香油味,熏得人心浮气躁,还有那些僧伽比丘聚集在一起“嗡嗡嗡”念经的声音,听得人头大如牛……总之是一个无事绝不会想要踏足的地方。
不知道叶帛玉带头一回见面、还是以期结秦晋之好的姑娘来这种地方做什么?又念及对方受双眼所限,只怕也去不了那些好玩却喧扰的地方,自己如今又是温顺淑良的“谢小姐”,于是没有开口辩驳。
身处佛寺内,谢枕汀兴致缺缺,神游九天,只知道跟着引路的知客僧走,不知要去往哪里。没一会儿一行来到一处四合院外,隔着院墙便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走近了能听出读的不是佛学教典,而是和外面的学堂一样教的“五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谢枕汀被这吟诵声吸引,凝神细听,微感讶异,只有去向此间的常客求解。他在叶帛玉手背上写道:“为何此处学的是‘诗经’?”
叶帛玉道:“他们大多是俗家子弟,日后都是要考取功名的。”
“这样的学子,不该去到官府办的学院吗?”
“姑娘可知,官学束脩几何?”
谢枕汀便明白了。
他们又经过几处独立的小院,谢枕汀瞥见门口挂的木牌上分别写有“病坊”“悲田坊”“疠人坊”……最后一处的“疠”字看来颇为触目惊心。
最后他们来到的是“斋堂”,原来知客僧带他们来这儿用朝食。
知客僧有礼地退下去,又有一两个小沙弥有序地走进来,往案上一一摆放杯盘碟盏。
佛门净地的斋食不染半点荤腥,对谢枕汀这种平素喝惯了浊酒吃惯了牛羊肉的人来说食之无味。只是看叶帛玉对着这桌斋饭状似餍足——这大家公子连吃饭都是斯文秀雅的,每一箸菜择的少,吃的慢,低下头品嚼时眉眼微微舒展,唇角隐隐噙笑,几道清汤寡水的小菜似乎也能让他回味无穷。谢枕汀不免跟着多吃了几口,觉得那碗白菜炖豆腐里的白豆腐确实滑嫩,那一小盅酥酪也香甜可口,并非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吃完饭后谢枕汀捺不下好奇,蠢蠢欲动。他看向叶帛玉,抬腕给他满上一杯热茶,送过去时茶雾先漫到叶帛玉眼前,他及时伸手来接,口中道:“有劳。”
谢枕汀怕杯身太烫,随手摘下手套隔在外面,稳稳将茶盏递入叶帛玉手中,又顺势伸出光秃秃的手指在叶帛玉手上写道:“叶公子慢用,我有事走开片刻,去去就回。”
叶帛玉只是轻轻一颔首。
谢枕汀先爬上了“学坊”的那堵墙,探出脑袋去悄悄窥看,只见正堂屋檐下坐着一个赭衣老比丘,下面摆着十几张桌案,座下有一些头上光光的小沙弥,更多的是一些束着头发的俗家小孩,个个都端坐着摇头晃脑地在读诗……果然与叶帛玉所说的无异;
再是“病坊”,里面多是形容憔悴、面有病色的穷苦病人,五六位僧人在其间照看病人,诊病、熬药、喂药……
然后是“悲田坊”,内中住的都是鹑衣鹄面的流浪儿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他对佛寺的印象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萦绕着一股浓郁的香油味,熏得人心浮气躁,还有那些僧伽比丘聚集在一起“嗡嗡嗡”念经的声音,听得人头大如牛……总之是一个无事绝不会想要踏足的地方。
不知道叶帛玉带头一回见面、还是以期结秦晋之好的姑娘来这种地方做什么?又念及对方受双眼所限,只怕也去不了那些好玩却喧扰的地方,自己如今又是温顺淑良的“谢小姐”,于是没有开口辩驳。
身处佛寺内,谢枕汀兴致缺缺,神游九天,只知道跟着引路的知客僧走,不知要去往哪里。没一会儿一行来到一处四合院外,隔着院墙便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走近了能听出读的不是佛学教典,而是和外面的学堂一样教的“五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谢枕汀被这吟诵声吸引,凝神细听,微感讶异,只有去向此间的常客求解。他在叶帛玉手背上写道:“为何此处学的是‘诗经’?”
叶帛玉道:“他们大多是俗家子弟,日后都是要考取功名的。”
“这样的学子,不该去到官府办的学院吗?”
“姑娘可知,官学束脩几何?”
谢枕汀便明白了。
他们又经过几处独立的小院,谢枕汀瞥见门口挂的木牌上分别写有“病坊”“悲田坊”“疠人坊”……最后一处的“疠”字看来颇为触目惊心。
最后他们来到的是“斋堂”,原来知客僧带他们来这儿用朝食。
知客僧有礼地退下去,又有一两个小沙弥有序地走进来,往案上一一摆放杯盘碟盏。
佛门净地的斋食不染半点荤腥,对谢枕汀这种平素喝惯了浊酒吃惯了牛羊肉的人来说食之无味。只是看叶帛玉对着这桌斋饭状似餍足——这大家公子连吃饭都是斯文秀雅的,每一箸菜择的少,吃的慢,低下头品嚼时眉眼微微舒展,唇角隐隐噙笑,几道清汤寡水的小菜似乎也能让他回味无穷。谢枕汀不免跟着多吃了几口,觉得那碗白菜炖豆腐里的白豆腐确实滑嫩,那一小盅酥酪也香甜可口,并非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吃完饭后谢枕汀捺不下好奇,蠢蠢欲动。他看向叶帛玉,抬腕给他满上一杯热茶,送过去时茶雾先漫到叶帛玉眼前,他及时伸手来接,口中道:“有劳。”
谢枕汀怕杯身太烫,随手摘下手套隔在外面,稳稳将茶盏递入叶帛玉手中,又顺势伸出光秃秃的手指在叶帛玉手上写道:“叶公子慢用,我有事走开片刻,去去就回。”
叶帛玉只是轻轻一颔首。
谢枕汀先爬上了“学坊”的那堵墙,探出脑袋去悄悄窥看,只见正堂屋檐下坐着一个赭衣老比丘,下面摆着十几张桌案,座下有一些头上光光的小沙弥,更多的是一些束着头发的俗家小孩,个个都端坐着摇头晃脑地在读诗……果然与叶帛玉所说的无异;
再是“病坊”,里面多是形容憔悴、面有病色的穷苦病人,五六位僧人在其间照看病人,诊病、熬药、喂药……
然后是“悲田坊”,内中住的都是鹑衣鹄面的流浪儿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