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某私第后院,李笠借助各种工具,模拟铜镜制作的流程,向杜氏分析铜镜的制作成本,并介绍自己的改进意见。

    关于降低成本的意见。

    这是李笠花了数月琢磨出来的成果,为此还做了不少试验。

    对此,杜氏不以为然:这制镜的工艺,是她娘家祖传的,而且其他店家也是如此制镜,李笠凭什么说能够降低成本?

    “杜东主莫非觉得我在糊弄人?”李笠看出杜氏的心思,杜氏赶紧掩饰:“不,我只是想不明白,自古以来,制镜的工艺就只如此,还能怎么改进?”

    “所以说,各家镜店陷入了‘吃不饱,饿不死’的困境。”

    李笠说完,继续讲解。

    这个时代铜镜的制作,是为范铸法,李笠仔细了解过后,觉得不算复杂。

    第一步是制模、制范,先在陶车(转盘)上制作镜体的形状,阴干后在泥质镜体上设计纹饰,加工制作成镜模。

    然后在镜模上夯制泥范,泥范分为上下两半,合在一起时,内部空腔就是镜子的形状。

    第二步是泥范的焙烧。

    泥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阴干,可入窑进行焙烧,经过特定温度及时长的焙烧后,泥范烧结成为陶范,放置在较干燥的地方自然冷却。

    待陶范彻底放凉后,就可以合范准备浇铸。

    第三步是镜料熔化和浇铸。

    把一定比例的铜和锡熔化后,直接浇入陶范之中,一次成型。

    第四步是精加工。

    陶范冷却后,可取出成型的铜镜,但这只是毛坯,需要磨削及平整镜面,使其具备映照能力。

    又要进行纹路的精修,使其变得精致。

    其中涉及的成本,一是镜料,镜料以铜为主,但锡的成本占大头,因为锡很贵,比铜贵多了。

    二是焙烧泥范、熔化镜料所需的燃料,即木材或木炭;三是制范。

    其中,制范的成本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