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台城那边居然要媾和。

    想着皇太子居然求和,还打算给侯景送粮,期盼把对方礼送出境,李笠算是明白,为何历史上侯景之乱会闹大。

    从上到下,这朝廷都烂透了,即便没有萧正德做内应开城门,侯景叛军一样“凭本事破城”。

    朝廷如同烂泥,而烂泥是扶不上墙的。

    李笠觉得自己在建康这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一不姓萧、二未深受萧家恩惠,没必要为此气得吃不下饭。

    “媾和就是认怂,让各地官员、豪强地头蛇看清楚,朝廷已经不行了!让北边的两个魏国看清楚,梁国就是徒有其表的窝囊废!”

    “一国之储君,就这点眼界,就这点出息,为了防弟弟,不惜屈膝求和,懦夫!”

    张铤等李笠骂完了,开始劝:“李郎,看样子,恐怕台城之围难解,万一,万一...可得早做打算。”

    李笠点点头:“当然要做打算,一旦无可挽回,我们得赶紧回鄱阳,我已经尽力了,那么他们自己做的孽,自己承受。”

    张铤试着分析利弊:“那,何时回去很关键,是现在回,还是台城出事后回?”

    “不急,现在还有机会挽回,不能一走了之。”

    李笠恢复了平静,又开始琢磨计策:“我骂别人是懦夫,自己可不能是懦夫!”

    “李郎莫要意气用事,既然要走,就得早走。”张铤有自己的看法,担心李笠气昏头,极力主张早做打算。

    “现在走,无非世子那里难看了些,但好歹能弄到船,把愿意跟着走的人,都带上。”

    “若台城真的出事了,勤王军各奔东西,届时船不好弄,而且,恐怕半路上会不太平。”

    李笠反问:“如何不太平?”

    “若台城出事,各地豪强恐怕会蠢蠢欲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届时无论是走陆路还是水路回鄱阳,都不会太平。”

    李笠挠挠头:“那,万一侯景真的败亡了?”

    “李郎,朝廷如今这样子,就算躲过侯景这一劫,也必然威信大跌,过不了几年,皇帝驾鹤西去,宗王也会作乱,这世道,不会太平了,不愁没机会浑水摸鱼。”

    李笠知道张铤说得有道理,但他不打算这么轻易放弃。

    而且要如何向鄱阳王世子萧嗣辞行,有些麻烦:现在走,就是临阵脱逃,而之前,是他自己主动投效世子帐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