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闻言思索起来,段韶默默等着。
他这个表弟,虽然是嫡出,但因为样貌寻常、沉默寡言,所以从小就不受人待见。
因为亲娘都不待见,所以谁都可以欺负高洋,长大后的高洋看起来很软弱,无论在晋阳霸府,还是邺城朝廷,都没有根基。
高澄遇刺身亡后,高洋临危受命,无论是霸府武勋,还是邺城朝士,都以为此人难当大任。
结果高洋的一系列应对,反应之迅速、处事之果断,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高洋执掌大权后,表现如同换了一个人,勋贵们震惊之余,觉得机会来了:他们被高澄打压太久,也该‘正本清源’了。
只要能左右高洋的决策,那么勋贵们的好日子就又回来了。
但是,高洋好像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位的突然‘蜕变’,让许多人觉得后背发凉:高洋从小到大,被许多人欺负过,万一要报复的话...
段韶觉得自己有必要缓和一下勋贵们和高洋之间的关系,因为段家和高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虽然晋阳诸将多有不服高洋称帝者,但作为诸将之首,段韶决定还是要以高家利益为先。
高家好,段家就好,虽然他嫡亲表弟不止高洋一个,姨母娄太后也不怎么喜欢高洋。
段韶现在已看出高洋的心思,奈何高洋不肯明确表态。
段韶觉得既然表弟想要联梁西攻,又不想被对方利用,现在要保住脸面,接下来只有挫一挫梁军的嚣张气焰,才能两全其美。
那就是直接把梁军赶回淮南。
可一想到晋阳诸将们的牢骚,段韶也觉得头痛。
诸将的意见,是增兵彭城,确保彭城不失即可,不用急着和来犯梁军决胜负。
主张以主力攻沔北,并收复阙南,保洛阳安全,再腾出手,将梁军赶回淮南。
这意见其实没问题,问题是如此一来,联梁西攻的构想恐怕就不成了。
联梁西攻,符合高家的利益,却不符合晋阳诸将的利益,毕竟谁都担心‘鸟尽弓藏’,段韶不能不顾及大伙的想法。
毕竟,他是晋阳霸府诸勋贵和高氏都认可的‘中间人’,明面上表现出来的立场,不能太过于偏颇。
只有这样,才能调和双方的矛盾。
他这个表弟,虽然是嫡出,但因为样貌寻常、沉默寡言,所以从小就不受人待见。
因为亲娘都不待见,所以谁都可以欺负高洋,长大后的高洋看起来很软弱,无论在晋阳霸府,还是邺城朝廷,都没有根基。
高澄遇刺身亡后,高洋临危受命,无论是霸府武勋,还是邺城朝士,都以为此人难当大任。
结果高洋的一系列应对,反应之迅速、处事之果断,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高洋执掌大权后,表现如同换了一个人,勋贵们震惊之余,觉得机会来了:他们被高澄打压太久,也该‘正本清源’了。
只要能左右高洋的决策,那么勋贵们的好日子就又回来了。
但是,高洋好像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位的突然‘蜕变’,让许多人觉得后背发凉:高洋从小到大,被许多人欺负过,万一要报复的话...
段韶觉得自己有必要缓和一下勋贵们和高洋之间的关系,因为段家和高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虽然晋阳诸将多有不服高洋称帝者,但作为诸将之首,段韶决定还是要以高家利益为先。
高家好,段家就好,虽然他嫡亲表弟不止高洋一个,姨母娄太后也不怎么喜欢高洋。
段韶现在已看出高洋的心思,奈何高洋不肯明确表态。
段韶觉得既然表弟想要联梁西攻,又不想被对方利用,现在要保住脸面,接下来只有挫一挫梁军的嚣张气焰,才能两全其美。
那就是直接把梁军赶回淮南。
可一想到晋阳诸将们的牢骚,段韶也觉得头痛。
诸将的意见,是增兵彭城,确保彭城不失即可,不用急着和来犯梁军决胜负。
主张以主力攻沔北,并收复阙南,保洛阳安全,再腾出手,将梁军赶回淮南。
这意见其实没问题,问题是如此一来,联梁西攻的构想恐怕就不成了。
联梁西攻,符合高家的利益,却不符合晋阳诸将的利益,毕竟谁都担心‘鸟尽弓藏’,段韶不能不顾及大伙的想法。
毕竟,他是晋阳霸府诸勋贵和高氏都认可的‘中间人’,明面上表现出来的立场,不能太过于偏颇。
只有这样,才能调和双方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