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的战争准备,基本上算是公开的。

    维也纳的报纸上,每天都在报道奥匈帝队的战争准备情况。

    记着每天活跃在奥匈帝国的军营内外,采访着遇到的每一个人。

    甚至奥匈帝国总参谋部的一位将军,在记着面前侃侃而谈对以色列的进攻计划。

    全世界都知道,大战之前军队的决策需要绝对保密。这关系到战争进程,和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

    奥匈帝国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绝对的实力。奥匈帝国在不做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只动用常备军数量就是以色列国民的十倍以上。

    更不用说,进行了战争动员之后。那是以色列军队的多少倍,就不好说了。

    用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话来说,奥匈帝国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以色列人。

    对于以色列,整个奥匈帝国都是傲慢式的蔑视。

    原本希伯来财阀都在游说各国政府,让他们支持以色列一小下。至少,在精神上支持一下也是支持。

    奈何,各国政府知道奥匈帝国的战争借款是和大明帝国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沉默了!

    即便是法兰西和普鲁士这样的大国,也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

    拥兵两百万的俄罗斯刚刚被肢解,背后是怎么回事谁都知道。因为他们就是实际上的参与者!

    现在谁也不敢和大明作对,一个弄不好就是第二个俄罗斯的下场。

    没有了政府支持,可希伯来财阀的实力还是不小。他们不断搜集着一切能用的枪支弹药,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以色列。

    每天塞瓦斯托波尔都有大量的船只靠岸,来自欧洲各地狂热的希伯来青年,也纷纷加入以色列军队。

    一时间,整个塞瓦斯托波尔成了大号军营。

    到处是军队训练的口号声,从清晨到夜晚,打靶训练的枪声不绝于耳。

    甚至在午夜的时候,还能听到有训练的口号声。

    “一个月来,我们已经接收了三万人。大多数都是狂热的青壮年,我尽量将他们编入军队。

    那些当过工人的,我要留下来。英国运过来的生产线已经到了,我已经选定了残余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为新的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