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叔爷大吃一惊,面子上也挂不住,回头颤巍巍朝自己那几个说不能让张县令辞官的子孙们扇了几巴掌。

    “你们没有良心!”三叔爷骂的的中气十足。

    三叔爷的大儿子连忙跪地求情“爹,大哥是咱们张家这一辈子唯一的官员。正是有了大哥,咱们大家日子才能过得好好的,勉强称一句官宦之家,如果大哥辞了官,咱们张家就要败落了呀!”

    “您就算不为我们着想,也要为张家的后辈着想,没了大哥撑腰,咱们家的家产就会任人宰割。现在咱们日子无忧,过了两三年,没有大哥在上面压着,下面的子孙就算分了财产也守不住。咱们张家会一代一代的走下坡路最终变为贫民!爹,请您三思!”

    长子一磕头,其余子孙都跪下求情。

    张三叔爷气得喘不过气。

    “好好好,我就教育出这么多个贪图虚荣的不孝子孙。你们不就怕你们二叔连累你们吗?大侄子,你把我逐出张家,我自己就带着一颗心赤条条去看我二哥去!你们也不用担心被牵连了。”

    张县令可不想气死这位张家跟他最亲近年纪最大的老人,连忙阻止说“三叔,您说到哪儿去了,我肯定会跟您进京看二叔的,人要是一点情谊都没有,当再高的官又有什么用。我这一辈子就坐到这个位置上,再留恋官位也是耽误时间。

    还不如趁着能动退下来,在咱们族里开了个族学,在族学教书,各家要是有聪明又知道上进的孩子,都送过来。我也为培养咱们张家的好后生出点力,一花不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确实是,说到这个地步,张家三叔爷的大儿子也没法说什么了。张家的孩子早一点让大哥教导,就能早一点成才。

    张家孩子受张老太爷影响,一个个都想考科举中进士,家里人也不吝惜钱财,每个孩子不管他有没有天资都会出钱供他上学,只是城里私塾的老师大多是秀才,举人都能到府城教学了。

    如此一来,老师水平不行,教出的学生自然可以想象。

    张家人一直在想,是不是张家下一代没有像张县令那样的老师教导,才会除了他自己的儿子外,没一个有功名的。

    如今张县令既然是为了全族的未来考虑,那自然是可以商量的。

    再说了,张家还有张君实这个举人呢,张家人无比确信,张君实只要考科举,一定能中进士。

    也就差个四五月的时间,张县令辞官对张家的影响对比好处来说,可以说接近于无了。

    既然谈拢了这一点,接下来要商量的就是去京城的时间,张二叔爷一家秋后问斩,留给他们整理行装的时间不多,两家人商量要七天后上路。

    张三叔爷得到满意的结果,带着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张县令独自在书房思索,张淑娴预测的皇帝驾崩已经发生了,接下来科举就会重新启用。他辞了官后无事一身轻可以带着全部家当去国外生活,可君实怎么办?

    君实想中进士,以后做官报效国家。

    但淑贤说了,以后大安朝没一处安稳地方,最好的去处是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