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故事,一个讲的很小,但是却呈现很大的故事。

    几个高考落榜的年轻人,在彷徨无地的茫然转侧,一个叫做“观音山”的火车小站,记录下了他们这段生活。

    说是励志也好,说是青春展示也好,说是残酷的扫描也好,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执着于这个,这个故事就会显得一无是处。

    单纯的去品读这个故事会发现,它会在最不经意之间,打动人的内心,人们去看电影,寻求的就是一种光影的安慰,或者是寻求的一种情绪的释放,使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太多的压力得以宣泄。

    所以,在电影院,一些情绪是会被放大的,比如看喜剧片,当一些高校的桥段来临时,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的阴影中得以放肆地大笑,而如果同一影片在家里看碟,则可能这种就没有这么大,或者是笑的不会这么放肆,或者是有些桥段在影院之外压根就不会感到好笑,但在电影院里却会感到好笑。

    同样,一些大场面,在电影院里人们可以感到震撼,而在硬碟里却可能会感到小儿科。

    这就是电影院的效果,阴暗的环境使得人们可以放松了心态,在别人的故事里,将自己的感受投进去,然后跟着荧幕而忽喜忽悲,短短两个小时,使得自己还原为一个本真的自己。

    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大的环境,人物设定也是几位刚刚接触社会的青年人和一位处于丧子之痛的中年母亲,重点阐述了两代人从开始的排斥,到最后的相互感化升华的过程。

    这个套路并不新颖,访客与屋主之间的故事在之前的《我们俩》已经讲完了,宋铮自然不会走这样一个老套路。

    当然,这个故事也的确很深入的探讨了两代人的隔阂问题,作为80后的人们最是很有体会的,80后童年时期并没有踏入一个像如今物质和文化都飞速发展的年代,那时候要闭塞的多,父母的家长观念也要深重,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家长的督促甚至干涉,而矛盾到了孩子逆反期的时候就越加彻底了,如果没有打开这个结,两代人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了。

    三个年轻主角身上就尤为明显,南风的父亲是个酒鬼,在她童年中就深深烙下了父亲打骂她的母亲,无所事事的印象,当老了没有爆发的能力的时候,女儿对父亲的态度显得颇为矛盾,是宽恕还是继续仇视?

    丁波一直龃龉于父亲当年没有及时去救治已故母亲的心结之中,当他父亲再娶的时候,他甚至不希望母亲的遗像被摘下的事实。

    肥龙从小体型肥胖,受人歧视,而做小生意的父亲却不闻不问,只会以物质的方式去表现父爱。

    而房东太太却是一面镜子,当年轻人埋怨父辈的时候,这个镜子照见的是父辈对子女那无尽的爱,父母的爱是什么?

    房东太太的儿子因车祸而死,她却不想注销儿子在户口本上的身份,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坐在那辆出事故的车上痛哭流涕,深远的佛理和年轻人的激励,甚至不会让她抹去儿子的远去,从而让她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痛苦。

    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父母一辈,明明是真爱彼此的?

    究竟什么让他们越来越远?

    这条隐形的鸿沟,也许永远都是羁绊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分界线。

    房东太太的角色对于三个年轻人来说,是一面直指人心的镜子,那么相反,三个年轻人对于这位房东太太来说,就是一把可以让她走出伤痛的扶梯。

    虽然开始价值观的不同让他们吵闹不休,但年轻人的活力,让她受到了久违的阳光。三个年轻人救助自杀未遂的房东太太是剧情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两代人开始真正的的相互融入,这是影片很让人感动的地方,“滴水之恩”是最平淡的幸福,不会大起大落,因为就是那么点到为止。

    除了探讨了两代人关系的问题,这个故事的所讲的隐性的社会问题似乎是不会让人察觉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阻,创业和人际方面的压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