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日子其实还是很清闲的,虽然单调枯燥,还有各种刻板教条需要遵守的规矩,但起码不用担心生死,而且有些事情也就是累了点儿,但也没有时间限制嘛,就看你效率快不快了。
李平安第一天扫地的表现当然是不及格,毕竟他一直就在各种走神,而小君宝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一开始分配好了地方,可到最后眼看着自己那边大半部分的扫完了李平安这里还有一些,口中唠叨着也还是过来帮他一起打扫完。
不过为此一个吃饭时间小君宝都有些怨言,他倒不是真的小心眼到帮忙做点事情就会怨气冲天,而是觉得这个菜鸟师兄实在是太没用了,扫地那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嘛,自己还特意只安排了很少的部分给他,没想到他还是做不到。
所以……小君宝生气了,晚上必须多讲几个故事才能哄得了!
李平安哪能猜不到他的想法,小君宝心思单纯但也不是那种完全一根筋的老实孩子,有的时候狡黠起来也能像只小狐狸一样。
不过肚子里还藏着很多故事的他,也并没有在意这种小心思,而且他现在更关心的还是《九阳真经》的问题。
等到下午再次来到藏经阁,按照小君宝所说,做的可就不再是打扫的工作了,因为近来有几位善人上山来求真经准备拿回去供着,同时平常有时间也能够勤加翻阅,虽然现在有印刷术那玩意儿,可少林寺赠送的这些可是“真经”,自然是要人工抄写,才能显得逼格更高也更真诚一些,所以不只是李平安两个,这段时间每天都会安排一些人过来藏经阁誊抄经文。
而且因为成年的和尚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做的也是更加重要的事情,所以抄经文这种相对没那么重要和有难度的事情,当然就交给孩子们了。
李平安他们过来的时候,藏经阁里已经多了几个人,当然都是头上剃光光的小和尚,年纪和李平安基本差不多大。
不过他们可没有李平安这样有着成年人的灵魂,性格都显得比较跳脱,这当然也是因为此时那主持抄经文的大和尚暂时还没有过来的缘故。
寺里显然也清楚若真是让这些孩子单独在一边干事情,没有人监督的话,恐怕他们安分不了多久就得开始闹腾,到最后要是效率赶不上他们也只能略表惩罚,所以干脆从一开始就将这种可能性杜绝,特意安排了寺内戒律堂的僧人过来监督工作。
小君宝看到同样年龄段的小和尚们自然很是兴奋,他平常可见不到这么多同龄人,毕竟觉远的住处太偏僻了,跟寺里其他僧人们距离都比较远,这本身也算是他现在地位边缘的一种表现吧。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也还没有染上各种坏习惯,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尚不清楚李平安和小君宝的来历,所以跟他倒也能够聊得来,“你叫什么名字?”“我师父是……”“我……”这样来来去去地没几下就打闹习惯了。
大家彼此认识了,也大概知道了来历,他们的师父基本是少林寺目前正算第二代“觉字辈”——扣除掉那些已经不问世事的老长老——的僧人,其中有来自于戒律堂的觉悟,有来自于罗汉堂的觉明,当然还有觉远。
而他们差不多也就是在最近几年陆续上山地,其中既有家中贫寒父母养不了不得不送上山地,也有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外出游历的师父带回来地,当然还有专门送进来锻炼地。
这样算下来,这里在少林寺资历最老的居然是很小就被觉远收养的小君宝了,他在这里呆了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
当然小君宝压根不会在意这些,何况小孩子间,这边他一看就是年龄最小的要是摆出“老资格”的样子也没人受得了,暂时身份平等的情况下,彼此之间相处反而更加融洽了。
不过多久,寺内派来监督的戒律院僧人总算是到了,是个面目和善的青年和尚,他的态度也很温和,面对一群大小孩子尤其里面明显还有几个菜鸟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很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清楚了要做的事情:
“每个人拿着一份去抄,记住字迹要工整、清晰……你们当中有的已经做过了,有的是第一次来,便好好跟旁的学学。既然你们师父让你们过来,那么识字应当是没有问题的,经文中虽然也有生僻字、疑难字,但是对照着笔划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实在不行还是可以问我的。不过我希望说清楚,大家待会儿开始要保持安静,认真抄经便是,否则的话可能就赶不上在傍晚前抄完了,那样的话我也就吃一顿挂落,但是你们的晚饭可就没着落了。”
显然他深知对于孩子们不能吃晚饭的威胁有多大,而他一说完周围一时间也有些噤声,这种效果让他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示意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提问,他会选择回答几个便不再理会要正式开始抄经了。
李平安虽然也算第一次的菜鸟,不过他的理解力不是其他孩子能比的,在大家争相提问的时候,他已经了解要做什么并开始考虑自己要怎么样才能不为人察觉地找到《楞伽经》呢?
李平安第一天扫地的表现当然是不及格,毕竟他一直就在各种走神,而小君宝也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一开始分配好了地方,可到最后眼看着自己那边大半部分的扫完了李平安这里还有一些,口中唠叨着也还是过来帮他一起打扫完。
不过为此一个吃饭时间小君宝都有些怨言,他倒不是真的小心眼到帮忙做点事情就会怨气冲天,而是觉得这个菜鸟师兄实在是太没用了,扫地那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嘛,自己还特意只安排了很少的部分给他,没想到他还是做不到。
所以……小君宝生气了,晚上必须多讲几个故事才能哄得了!
李平安哪能猜不到他的想法,小君宝心思单纯但也不是那种完全一根筋的老实孩子,有的时候狡黠起来也能像只小狐狸一样。
不过肚子里还藏着很多故事的他,也并没有在意这种小心思,而且他现在更关心的还是《九阳真经》的问题。
等到下午再次来到藏经阁,按照小君宝所说,做的可就不再是打扫的工作了,因为近来有几位善人上山来求真经准备拿回去供着,同时平常有时间也能够勤加翻阅,虽然现在有印刷术那玩意儿,可少林寺赠送的这些可是“真经”,自然是要人工抄写,才能显得逼格更高也更真诚一些,所以不只是李平安两个,这段时间每天都会安排一些人过来藏经阁誊抄经文。
而且因为成年的和尚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做的也是更加重要的事情,所以抄经文这种相对没那么重要和有难度的事情,当然就交给孩子们了。
李平安他们过来的时候,藏经阁里已经多了几个人,当然都是头上剃光光的小和尚,年纪和李平安基本差不多大。
不过他们可没有李平安这样有着成年人的灵魂,性格都显得比较跳脱,这当然也是因为此时那主持抄经文的大和尚暂时还没有过来的缘故。
寺里显然也清楚若真是让这些孩子单独在一边干事情,没有人监督的话,恐怕他们安分不了多久就得开始闹腾,到最后要是效率赶不上他们也只能略表惩罚,所以干脆从一开始就将这种可能性杜绝,特意安排了寺内戒律堂的僧人过来监督工作。
小君宝看到同样年龄段的小和尚们自然很是兴奋,他平常可见不到这么多同龄人,毕竟觉远的住处太偏僻了,跟寺里其他僧人们距离都比较远,这本身也算是他现在地位边缘的一种表现吧。
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也还没有染上各种坏习惯,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尚不清楚李平安和小君宝的来历,所以跟他倒也能够聊得来,“你叫什么名字?”“我师父是……”“我……”这样来来去去地没几下就打闹习惯了。
大家彼此认识了,也大概知道了来历,他们的师父基本是少林寺目前正算第二代“觉字辈”——扣除掉那些已经不问世事的老长老——的僧人,其中有来自于戒律堂的觉悟,有来自于罗汉堂的觉明,当然还有觉远。
而他们差不多也就是在最近几年陆续上山地,其中既有家中贫寒父母养不了不得不送上山地,也有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外出游历的师父带回来地,当然还有专门送进来锻炼地。
这样算下来,这里在少林寺资历最老的居然是很小就被觉远收养的小君宝了,他在这里呆了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
当然小君宝压根不会在意这些,何况小孩子间,这边他一看就是年龄最小的要是摆出“老资格”的样子也没人受得了,暂时身份平等的情况下,彼此之间相处反而更加融洽了。
不过多久,寺内派来监督的戒律院僧人总算是到了,是个面目和善的青年和尚,他的态度也很温和,面对一群大小孩子尤其里面明显还有几个菜鸟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很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清楚了要做的事情:
“每个人拿着一份去抄,记住字迹要工整、清晰……你们当中有的已经做过了,有的是第一次来,便好好跟旁的学学。既然你们师父让你们过来,那么识字应当是没有问题的,经文中虽然也有生僻字、疑难字,但是对照着笔划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实在不行还是可以问我的。不过我希望说清楚,大家待会儿开始要保持安静,认真抄经便是,否则的话可能就赶不上在傍晚前抄完了,那样的话我也就吃一顿挂落,但是你们的晚饭可就没着落了。”
显然他深知对于孩子们不能吃晚饭的威胁有多大,而他一说完周围一时间也有些噤声,这种效果让他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示意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提问,他会选择回答几个便不再理会要正式开始抄经了。
李平安虽然也算第一次的菜鸟,不过他的理解力不是其他孩子能比的,在大家争相提问的时候,他已经了解要做什么并开始考虑自己要怎么样才能不为人察觉地找到《楞伽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