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望着那当头的烈日,刺眼的阳光毫不留情的照在迎春的眼睛上,晃得她有些眩目。迎春垂下头去,姜姨娘那里不要真在做什么鬼打算才好啊。也许,迎春皱起了眉头,先打发姜姨娘回家庙里才是对的。

    迎春正在发呆,有小丫头寻了来,“三夫人,”迎春回头一看,是老太太房里的小丫头。迎春背过烈日,对小丫头笑了笑,“母亲那里有什么事么?”

    小丫头一躬身子,“老太太说端午家宴错过了,老太太的意思是改在明晚,请老爷夫人们去老太太那里再行家宴。”

    的确,原本准备着的家宴因为奕彩母女的闹剧弄得不欢而散,孙老太太心里肯定会存着疙瘩。

    迎春笑着点点头,小丫头退下去了。迎春则带着丫头们回自己的院子里了。

    翌日晚,迎春和孙绍祖一起去孙老太太那里,到了孙老太太的前厅,二老爷二夫人和孙惠莹、孙惠雁及几个孩子们都到了。

    迎春和孙绍祖见过众人后,迎春望向雨凌,雨凌的小脸虽然还有些苍白,但是精神状态好了许多。雨凌见迎春看向自己,她扭过头对着迎春笑了笑,迎春也笑了。这么大的孩子,已经知道如何去安慰别人了,果然是庶子女比嫡子女的心思更缜密些。

    孙老太太招呼着大家入座,“今日别分得那样清楚了,都团团的坐在一处,倒看着喜气热闹些。”

    迎春、孙绍祖、二老爷二夫人和孙惠雁、孙惠莹陪着孙老太太坐一桌,孩子们独自开了一桌。

    迎春顺着目光望向孙惠雁,一样是庶出的女儿,孙惠雁在最安静的角落里端坐着,很少说话,只顾着埋头吃茶,偶尔有人和她说话,孙惠雁都是礼貌的说上几句,仅几句而已。

    而今日最让迎春惊奇的人却是孙惠莹,孙惠莹从坐下来就一直半垂着头,脸从没像从前一样扬得高高的。孙惠莹也不在桌上再接谁的话了,右手拿着竹箸极轻极慢的咀嚼着菜饭。而孙惠莹身后站着的,正是一脸严肃,像别人欠了她八百吊的徐嬷嬷。

    孙老太太原本还要放徐嬷嬷的假,可是徐嬷嬷坚持说家宴也是一种调教场所,所以就跟着孙惠莹来了。

    孙老太太见才两日不见女儿,孙惠莹就已经比从前淑雅了许多,心里很是欢喜。孙老太太一指面前的酸笋鸡皮汤,回望着一边的麦冬,“麦冬,把这个汤盛些放到你二姑娘那边去。”孙老太太说着,又看望着孙惠莹,“莹儿,酸笋鸡皮汤可不是你最喜欢喝的。”

    “且慢!”麦冬刚要去盛汤,有人喝住了她。众人都看向说话的徐嬷嬷,徐嬷嬷还是长着一张脸说话,“老夫人,家宴虽小,但是最是练练姑娘的礼数之时,正经场合上,哪有让姑娘喝汤,那是何意,老夫人该比我更清楚。”

    迎春听说过,在古代社交场合用餐时,是不许女人喝汤的,意指“荡”。

    孙老太太被徐嬷嬷说得面上有些下不来,涨着脸,没说出话来。二夫人在一边见了,忙从中调笑着道“嬷嬷,也不是什么大场合,只是家里人聚聚罢了,所以我想着……”

    徐嬷嬷望向二夫人,只有嘴动,脸色平常,“我劝夫人想都不要想,姑娘们将来要嫁出去,没了礼数最后被人笑话的,都是会说娘家不会教自家的姑娘,莫说要诽及父母,就连兄嫂一样会被波及。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娘家里其他的姑娘再想议亲只怕也难了罢。”

    徐嬷嬷望着孙惠莹僵直的背,“我也早和老夫人说过,我调教姑娘时,无须各位干预。”

    徐嬷嬷的话极重,不太警示着二夫人,还言及让孙府里其他姑娘此后再无亲可议,这是多大的责任,二夫人可背不起来。二夫人脸色涨红,尴尬的坐下去,不再说话。

    孙惠莹那样一个娇纵的姑娘,被徐嬷嬷在短短两日里管束得大气不敢出一下,只是眼巴巴的望了一眼远处的汤,低下头,继续碗里的米饭。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沉闷下来,没人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