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春明图
过了正月十九,春节气息终于逐渐消散,蕣华三人也整理心情,重新开始了一年的工作,主要就是轮番织布,点着灯三班倒,一直织到夜间三更,蜂儿只等四月里卖冰,从前的针线生意都且先放下了,费那样多的力气,终究赚不来几个钱,有这个心力,不如在空间里多琢磨一下,暖季就要过去了呢。
转眼到了阳春三月,蜂儿将之前五娘的作客邀约想了起来,倏地一下抬起头来,一脸雀跃地说:“如今大好春光,天气不冷不热,不如我们去城外看看吧,蕣华姐那十亩地,如今怎样了?另外再去看看五娘,她当初约咱们来着。”
小螳笑道:“你就是心眼实,人家不过是那么一说,若是真去了,难免打扰。”
蕣华笑着说:“咱们自己带了食物过去,中午只在她家略坐一坐,大家凑在一起,也是个热闹,正好清明要到了,那么多人出城祭扫,咱们就也去扫个墓,顺便玩一玩。”
蜂儿口快,张口问道:“咱们扫谁的墓?”
盛义门的规矩,逢年过节,还有寒食节,另外十月初一,盛家的男子过去查看墓地,但是女子是不参与的,此时看看寒食连着清明,蕣华去扫墓,她怎样祭扫呢?此外小螳是不必说了,双亲的尸骨早就不知埋在那里,蜂儿的父亲当年跟着商帮去外乡,再没回来,所以如果真的扫墓,要祭拜哪座坟墓呢?
蕣华一笑:“那么便祭拜孟家的坟吧,那边没有那些规矩,刚好也顺路,另外咱们去义冢那里祭奠些浆水,也是我们一场功德了。”
于是清明这一天,三个人便打点了食物,提了两个食盒,雇了一辆马车,出了城东门,来到郊外,一看这边真的是人山人海啊,许多女人男子都来到城外祭扫,在坟前祷告一番,奉上了祭品,就四处游玩去了。
乘着车子来到孟家那一片家族坟茔,便打发了马车回去,晚上要回去的时候,再找马车,然后蕣华也不管是哪一房的坟墓,与自己的亲缘关系如何,便奠了酒浆,又摆了果品菜蔬在那里,蕣华还摘了一些野花,在墓碑前方放置了,觉得这样也就差不多了,为了避免火灾,便不烧纸钱。
然后蕣华站在那里读墓志铭,是死去一百多年的人了,想来是家族中有些身份的人,不仅仅是刻的姓名,还请人书写了死者生平,刻在石碑上,叙述了一生的经历,是一对合葬的夫妻,男子当过小官,说是为人清廉,女子就是贤良淑德,其实也没什么可看。
之后又去义冢那边,其实就是乱葬岗,穷人的坟墓,少有人祭奠,一是因为穷,二也是因为没有墓碑,年深日久,就找不到哪一座是亲人的坟,她们三人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如同方才一样,把米酒倒在地上,又将几碟菜肴水果摆在那里,蜂儿从四周采了许多野花来,坐在那里编起花环,把那些黄的紫的小小野花编成一串。
小螳站在那里,举目四望,神情变得幽幽的,忽然间叹了一口气:“如今我们在这里祭扫她们,也不知将来谁来祭扫我们。”
蕣华马上便想到了一篇故事,噗嗤一声笑道:“你这可真的是,‘侬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侬知是谁’,年纪轻轻的,倒是担忧这种事,有人祭扫无人祭扫又能怎样?古人不是早就说过,‘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放翁那是忧国忧民,显得悲壮得很,他这句话用到寻常时日,倒是也有道理,人只管活着的时候开心快活也就罢了,死后什么都不晓得,哪还管得了祭祀的事?她们来不来上坟,都在坟前说些什么,我们也不晓得啊。”
小螳道:“我也晓得人死之后,魂灵一说终究是有些虚妄,然而死后虽然无知无识,生前却知道,看到别人究竟是怎样祭奠,就可以想象自己的未来,我们如今虽然是自在了,只是身后事难托付。”
蜂儿笑道:“你担心这个,倒是容易,慈悲庵门前从前有人在那里丢弃过婴孩,庵堂收养了,长大后若是不愿意返归红尘,就在那里出家,我们若想要孩子,便和那里的师太说好,将来若再有人丢孩子,便招呼我们抱来养,只是我们现在也没什么钱,房屋又狭窄,还是过些年再说的好。”
蕣华也笑:“各人所重不同,我对于祭扫,是真的没什么兴趣,我就希望将来我死后,有人能把我藏入万年寒冰之中,让我永远听着外面寒风的呼啸,让雪花扑在棺木上,在那样的地方,倒还是尸骨不朽呢。不过我们将来年纪大了,谁人来照应晚年,是个问题,或者就好像蜂儿说的,将来收养一个孩子,不过这件事倒不必着急,我们都还如此年轻,且先轻松几年再说,况且现在确实也没钱,养着吃力。”
小螳听了她们这一番话,不由得吁了一口气,脸色轻松了些,三个人之中,小螳的心思是最重的,想法很多,她对于死后亡灵的安慰,是比正统儒家女性盛徽还注重的,盛徽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在意,只是对此没有太多焦虑,曾经说过:“人最重的是修德,至于死后之事,很不必太过看重。”
盛徽虽然不是看淡生死的达观,但她是以为,倘若太过执着于死后,便是邪僻了,不合中庸之道,与其专注于这上面,不如以文章传世,千秋万世的人都会记得。
然后她们就离开了坟墓这一片,一路往水田那边走,一路上夹道都是杨柳,柳絮扑面而来,风吹起柔韧修长的柳枝,确实是非常美的,到了自己的水田边,蕣华站在田埂上望,一片碧绿的秧苗,水稻已经栽种下去了。
蕣华深深吸了一口气,心情特别爽快,自己穿越之后,终于成为“田园女权”了,有自己的土地。
过了正月十九,春节气息终于逐渐消散,蕣华三人也整理心情,重新开始了一年的工作,主要就是轮番织布,点着灯三班倒,一直织到夜间三更,蜂儿只等四月里卖冰,从前的针线生意都且先放下了,费那样多的力气,终究赚不来几个钱,有这个心力,不如在空间里多琢磨一下,暖季就要过去了呢。
转眼到了阳春三月,蜂儿将之前五娘的作客邀约想了起来,倏地一下抬起头来,一脸雀跃地说:“如今大好春光,天气不冷不热,不如我们去城外看看吧,蕣华姐那十亩地,如今怎样了?另外再去看看五娘,她当初约咱们来着。”
小螳笑道:“你就是心眼实,人家不过是那么一说,若是真去了,难免打扰。”
蕣华笑着说:“咱们自己带了食物过去,中午只在她家略坐一坐,大家凑在一起,也是个热闹,正好清明要到了,那么多人出城祭扫,咱们就也去扫个墓,顺便玩一玩。”
蜂儿口快,张口问道:“咱们扫谁的墓?”
盛义门的规矩,逢年过节,还有寒食节,另外十月初一,盛家的男子过去查看墓地,但是女子是不参与的,此时看看寒食连着清明,蕣华去扫墓,她怎样祭扫呢?此外小螳是不必说了,双亲的尸骨早就不知埋在那里,蜂儿的父亲当年跟着商帮去外乡,再没回来,所以如果真的扫墓,要祭拜哪座坟墓呢?
蕣华一笑:“那么便祭拜孟家的坟吧,那边没有那些规矩,刚好也顺路,另外咱们去义冢那里祭奠些浆水,也是我们一场功德了。”
于是清明这一天,三个人便打点了食物,提了两个食盒,雇了一辆马车,出了城东门,来到郊外,一看这边真的是人山人海啊,许多女人男子都来到城外祭扫,在坟前祷告一番,奉上了祭品,就四处游玩去了。
乘着车子来到孟家那一片家族坟茔,便打发了马车回去,晚上要回去的时候,再找马车,然后蕣华也不管是哪一房的坟墓,与自己的亲缘关系如何,便奠了酒浆,又摆了果品菜蔬在那里,蕣华还摘了一些野花,在墓碑前方放置了,觉得这样也就差不多了,为了避免火灾,便不烧纸钱。
然后蕣华站在那里读墓志铭,是死去一百多年的人了,想来是家族中有些身份的人,不仅仅是刻的姓名,还请人书写了死者生平,刻在石碑上,叙述了一生的经历,是一对合葬的夫妻,男子当过小官,说是为人清廉,女子就是贤良淑德,其实也没什么可看。
之后又去义冢那边,其实就是乱葬岗,穷人的坟墓,少有人祭奠,一是因为穷,二也是因为没有墓碑,年深日久,就找不到哪一座是亲人的坟,她们三人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如同方才一样,把米酒倒在地上,又将几碟菜肴水果摆在那里,蜂儿从四周采了许多野花来,坐在那里编起花环,把那些黄的紫的小小野花编成一串。
小螳站在那里,举目四望,神情变得幽幽的,忽然间叹了一口气:“如今我们在这里祭扫她们,也不知将来谁来祭扫我们。”
蕣华马上便想到了一篇故事,噗嗤一声笑道:“你这可真的是,‘侬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侬知是谁’,年纪轻轻的,倒是担忧这种事,有人祭扫无人祭扫又能怎样?古人不是早就说过,‘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放翁那是忧国忧民,显得悲壮得很,他这句话用到寻常时日,倒是也有道理,人只管活着的时候开心快活也就罢了,死后什么都不晓得,哪还管得了祭祀的事?她们来不来上坟,都在坟前说些什么,我们也不晓得啊。”
小螳道:“我也晓得人死之后,魂灵一说终究是有些虚妄,然而死后虽然无知无识,生前却知道,看到别人究竟是怎样祭奠,就可以想象自己的未来,我们如今虽然是自在了,只是身后事难托付。”
蜂儿笑道:“你担心这个,倒是容易,慈悲庵门前从前有人在那里丢弃过婴孩,庵堂收养了,长大后若是不愿意返归红尘,就在那里出家,我们若想要孩子,便和那里的师太说好,将来若再有人丢孩子,便招呼我们抱来养,只是我们现在也没什么钱,房屋又狭窄,还是过些年再说的好。”
蕣华也笑:“各人所重不同,我对于祭扫,是真的没什么兴趣,我就希望将来我死后,有人能把我藏入万年寒冰之中,让我永远听着外面寒风的呼啸,让雪花扑在棺木上,在那样的地方,倒还是尸骨不朽呢。不过我们将来年纪大了,谁人来照应晚年,是个问题,或者就好像蜂儿说的,将来收养一个孩子,不过这件事倒不必着急,我们都还如此年轻,且先轻松几年再说,况且现在确实也没钱,养着吃力。”
小螳听了她们这一番话,不由得吁了一口气,脸色轻松了些,三个人之中,小螳的心思是最重的,想法很多,她对于死后亡灵的安慰,是比正统儒家女性盛徽还注重的,盛徽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在意,只是对此没有太多焦虑,曾经说过:“人最重的是修德,至于死后之事,很不必太过看重。”
盛徽虽然不是看淡生死的达观,但她是以为,倘若太过执着于死后,便是邪僻了,不合中庸之道,与其专注于这上面,不如以文章传世,千秋万世的人都会记得。
然后她们就离开了坟墓这一片,一路往水田那边走,一路上夹道都是杨柳,柳絮扑面而来,风吹起柔韧修长的柳枝,确实是非常美的,到了自己的水田边,蕣华站在田埂上望,一片碧绿的秧苗,水稻已经栽种下去了。
蕣华深深吸了一口气,心情特别爽快,自己穿越之后,终于成为“田园女权”了,有自己的土地。